路透社援引報告內容稱,美國科技巨頭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擁有最大的人工智能專利組合,涉及8920項專利,領先於掌握5930項專利的微軟和一些主要由日本科技企業組成的集團。
人工智能專利申請數量排名前20位的學術機構中,中國占了17個,在快速增長的“深度學習”領域尤其強大。“深度學習”是一種機器學習技術,包括語音識別系統等。
“美國和中國顯然已經取得了領先。兩國在這一領域走在前沿,無論是在應用數量上,還是在科學出版物上。”WIPO總幹事弗朗西斯•高銳曾在發佈上述研究報告的新聞發佈會上如此表示。高銳指出,中國已接受了全球知識產權體系,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專利局和數量最多的國內專利申請。
WIPO的這項研究,分析了國際專利申請、科學出版物、訴訟申請和收購活動,發現自2013年以來的短短6年中,人工智慧的專利申請數量與此前半個世紀一樣多。人工智慧一詞在上世紀50年代才出現。
數據顯示,在2013--2016年,機器學習領域的專利申請平均每年增長28%。這種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深度學習。深度學習超越了機器人技術,從2013年的118項專利申請激增至2016年的2399項。
最受歡迎的人工智能應用,是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的電腦視覺,在所有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專利中,有49%提及了這一技術。
高銳表示,這項研究顯示了科技是如何追隨科學的,2013年的科技應用熱潮,是在科技出版物呈現類似激增的10年後出現的。不過他同時指出,世界上並沒有任何可靠的方法來衡量專利申請的品質。
當然,中國人工智能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國際合作水平低,研究人員的流動性較低等。雖然越來越多的重要學術會議在中國召開,中國學術、人才和產業的國際化融合趨勢也越來越明顯,但中國還是要加大力度進一步融入國際主流學術圈、產業生態和社會媒體,在國際舞台發揮與中國人工智能科技實力和產業規模相稱的領導者作用。
顯而易見,人工智能在中國的發展方興未艾,其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推動作用仍在不斷顯現出來。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假以時日,人工智能將引領中國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