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0日電/據人民網報道,持續的考古發現,不僅明確了越文化的內涵與變遷,而且豐富了2500年前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路徑,為我們更好地“讀懂中國”提供了鮮活的案例。
當我們討論越國歷史時,不斷發現的考古材料開始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從1936年吳越史地研究會的成立算起,越國考古已歷經80餘年,越文化的面貌正逐漸清晰起來。近年來,浙江衢州衢江區發現多座西周時期高等級土墩墓,還出土了精美的青銅車馬器等,一段先越國塵封的歷史正在被揭開。
在浙江南部的衢江區雲溪鄉,2018年至今,考古工作者已先後發掘廟山尖土墩墓與孟薑村1至3號墩等四座墓葬。除孟薑村2號墩的形制還不明確外,其他三座墓葬都屬於西周時期罕見的帶墓道、石床、木椁的墓,并且隨葬了大量精美的硬陶、原始瓷、青銅器與玉石器。如此考究的營建方式、精致的隨葬器物、浩大的工程規模,無不彰顯著墓主人身份的非同尋常。
這一重要發現不僅豐富了越文化的內涵與面貌,也成為關聯浙南閩北地區(包括皖東南與贛東北)同類遺存的紐帶。這些遺存散落在浙南閩北各地,普遍隨葬青銅器與玉石器,與浙北平原(即越國重要地區)不隨葬青銅器的做法有明顯區別。衢州高等級土墩墓恰好位於這些分散遺存的中間地帶,填補了相互間交流往來的道路缺口,因此可以將西周時期的浙南閩北串聯成為一個相對完整的越文化單元。
從文化特征來看,這一時期,浙南閩北與浙北平原應該分屬越文化的不同類型;從墓葬等級來看,浙南閩北更可能占據了西周時期越文化的中心地位。這種中心地位的取得,應該主要得益於這一地區與外界的資源流通優勢。
夏商時期,浙南閩北便是中原象鼻盉、折肩尊等硬陶與原始瓷的主要來源地,西周時更是成為中原王朝重要的原始瓷產地。因此,兼具中原風格與地方特色的青銅容器、車馬器才會湧現於浙江衢州、安徽屯溪等交通要地,并且成為高等級墓葬的重要組成。在與中原往來的同時,直口豆、斂口豆等原始瓷的影響也到達嶺南一帶。浙南閩北墓葬突然出現的成套玉玦、凸紐形玦等玉石器皆長期流行於嶺南,可見兩地之間實現了玉瓷資源的雙向流通。<nextpage>
隨著西周中晚期以來淮夷叛周,南方與中原的聯系被突然隔斷,浙南閩北逐漸衰落,文化遺存漸趨凋零。在人群遷徙與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浙北平原的越國取代浙南閩北,成為新的越文化中心。
春秋早中期的越國,基本延續了西周時期的發展態勢,與外界聯系較少,社會運行以追求物質財富為重要取向。以喪葬傳統為例,越國墓葬的等級構建長期“重富輕貴”,等級差異主要取決於日常陶瓷用器比如豆碗盂的隨葬總數,而且不同等級墓葬的分布空間也相互混雜。到了春秋晚期,越國與中原的聯系突然密切,人群流動頻繁,中原影響變強。越國的喪葬傳統因此轉向為“富貴并重”,角形器等財富標志物、甬鐘等仿銅禮樂器共同構建出規範森嚴的等級制度。印山越王陵、安吉八畝墩等貴族墓葬的空間,明顯呈現出“獨立陵園”的趨向。這也許意味著,越國當時進行了主動轉型。也就是說,在滅吳之後,越國將視野投向中原,遷都琅琊,經略中原,“致貢於周”。
經歷了春秋戰國長時期的分裂,統一成為大勢。這種與中原的互動,其實在春秋戰國時期是陸疆、海疆很多區域文化的發展主綫,表現在考古遺跡上就是明顯的區域文化因素與中原文化因素的此消彼長。
持續的考古發現,不僅明確了越文化的內涵與變遷,而且豐富了2500年前中華文明走向“多元一體”的路徑,為我們更好地“讀懂中國”提供了鮮活的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