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4日,上海核能裝備測試驗證中心工程技術人員在試驗廠房內安裝維護設備。(新華社發) |
中評社香港8月27日電/最新研究發現,中國38座城市在至少連續5年經濟和人口增長的同時還降低了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這些城市被定義為主動達峰城市。除此之外,21座城市由於經濟或人口下降也減少了碳排放量——這些城市被定義為被動減排城市。
美國《科學日報》網站8月25日載文《中國城市引領減碳之路》,文章說,專家發現,北京和台州等主動達峰城市通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變能源結構實現減排,而阜新和沈陽等被動減排城市則可能是因為經濟衰退或人口流失才減少了碳排放。專家建議,不能采取“一刀切”的辦法,制定城市減排目標需要考慮不同城市的資源現狀、工業化水平、社會經濟特點和發展目標。因技術落後、生產效率較低而排放量高的城市應制定嚴格的減排政策和目標,而欠發達地區可擁有相對較大排放空間以發展經濟。
由英國伯明翰大學、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和中國清華大學主導的國際科研團隊分析了中國287座城市自2001年至2019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清單,并在《科學通報》上發表調查結果。報告第一作者、伯明翰大學副教授、中國碳核算數據庫(CEADs)團隊學科帶頭人單鈺理博士評論稱:“中國59個二氧化碳減排城市的經驗和教訓可以作為其他城市的標杆。中國作為世界二氧化碳排放大國,這些城市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減排成就。”“碳排放驅動因素的影響因地而異。已實現減排的城市在發展過程中應引領中國雙碳目標的實現——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