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3日電/近日,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2年上)》,以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大數據為基礎,全面總結2022年上半年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情況。上半年,在理財市場規模穩步增長,淨值化程度持續提升的同時,養老理財產品試點擴大,滿足人民多樣養老需求的特點突出。這一特點首次出現,預計後續養老理財也將有較大發展,以更好服務居民養老需求。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文章稱,中國於2000年進入老齡化社會,目前是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過億的國家,未來較長時期內人口老齡化水平還會快速提高。“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銀保監會等部門積極推動豐富個人積累養老資產的金融產品,2021年9月正式選擇“四地四機構”啟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並於2022年2月將試點範圍擴大至“十地十機構”。
文章表示,從試點情況看,養老理財產品工作進展順利,總體運行平穩。2022年6月底,已發售27只養老理財產品,23.1萬名投資者累計認購600多億元。在這其中,曾出現某養老理財產品發售後一個小時認購額達到20億元的情況,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多只養老理財產品提前完成募集額。這從一個角度說明,在經濟發展水平提高、居民養老儲備意識逐步增強的情況下,居民對儲備養老資產的金融產品有較多需求。
2022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提出要推動發展適合中國國情、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願參加、市場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參加人可自主選擇用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資金購買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養老理財是居民為養老而進行的理財投資,其不僅在名稱上可以出現“養老”字樣,在實際運營中也有著自己的特點。從目前已發售的養老理財產品看,其特點主要表現為穩健性更突出,充分發揮了理財業務成熟穩健的資產配置優勢;期限明顯更長,更契合投資者為養老儲備的長期投資需求;收益率更高,有助於投資者更好地實現資產保值增值;准入門檻更低,讓更多的群體能夠參與進來。
綜合來看,面對未來中國人口老齡化長期處於高位,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需要金融發揮積極作用,發展好養老金融以更好地滿足居民儲備養老資產的需求。就養老金融的供求兩端看,相對於居民巨大且日益多元化的養老儲備需求,金融供給端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數量也有待進一步增加。具體到金融產品而言,養老理財產品作為一類重要的養老金融產品,其穩定性相對更高,市場接受度相對更高,預計未來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可以在居民儲備養老資產中發揮積極作用。
文章指出,為發展好養老理財以更好服務居民養老需求,首先是從養老理財目標出發突出其養老屬性,在產品設計運營中堅持普惠理念,做到安全穩健,追求保值增值。其次是從養老保險三支柱的功能定位考慮,養老理財作為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一類產品,要立足商業化定位。再次是要規範化發展養老理財,規範設計和發行養老理財產品,確保養老屬性有效落實,做好產品銷售管理確保審慎合規展業,做好產品信息披露確保投資者的知情權,健全風險管理機制確保守住風險底線。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養老理財並非專門為老年人設計的理財產品,在關注老年人理財投資的同時,需要把年輕人群體儲備養老資產作為養老理財發展的重點。同時,發展好養老理財等金融產品,不斷推動中國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發展壯大,有助於降低對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的過度依賴,提高居民老年生活水平,更好應對人口老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