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1日電/據人民網報道,甘肅蘭州西固區河口村位於黃河支流莊浪河與黃河交匯處。得益於優越的地理位置,這裡曾是黃河上游的重要渡口,水運發達,商賈雲集。
河口村布局規整,積澱厚重。“三堂五廈三倒座,外帶耳房兩小間”的四合院體現了西北民居的地域特色,繁複精美的磚木雕刻令人印象深刻。如今,以河口村為核心修複的歷史文化街區在為游客提供詩意栖居的同時,也讓古老村莊重新煥發勃勃生機。河口村於2012年入選首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從蘭州市中心出發,跨過河口特大橋,山漸高、水漸闊,山水之間,“藏”著的一片古民居,便是河口村。高處俯瞰,環抱村莊的蓮花山起伏連綿。遠處,色彩斑斕的水居丹霞景區被湛藍的天空映襯得如同一幅油畫;近前,奔騰的黃河水從八盤峽穿山越嶺而來,又沿著村南的河道浩蕩東去。
得益於優越的地理位置,河口村曾是黃河上游的重要渡口,水運發達,商賈雲集。
時光荏苒,滄海桑田。河口早已弱化“渡口”的職能,迎來了新的身份——河口古鎮,這是以河口村為核心修複的歷史文化街區。在這裡,人們不僅可以觀賞富有地域特色的明清建築,也可以漫步黃河岸邊、品讀古渡歷史,還能領略恬淡閑適、令人向往的詩意栖居。
四街十七巷 悠悠韵味長
河口村一片長約1000米、寬近500米的區域囊括了村內的主要傳統建築,面積雖然不大,規劃卻極為整齊:東南西北4條主街以鐘鼓樓為中心,延伸至不同方向;4條主街上,還間或“點綴”著長短不一的17條巷道。這片區域因此得名“四街十七巷”。<nextpage>
“四街十七巷”的中心鐘鼓樓坐東朝西,分為上下兩層,是一座“四角攢頂”的閣樓建築。站在鐘鼓樓上,舉目四望,整個河口村的景致盡收眼底,木質門頭的房屋相對而立,青石板鋪成的街道蜿蜒伸展,街上懸掛的紗燈隨風搖擺,三五成群的游人漫步街頭。
面向黃河、背靠大山、控扼河西……優越的地理位置,使河口村很早便成為交通樞紐。2000多年來,霍去病西征、左宗棠平定西北等歷史中都有河口的身影。談起河口的淵源,村中老人歸納為“源於漢、成於明、興於清”。到上世紀初,河口的農業、手工業、交通運輸業都頗具規模,成為蘭州的商貿重鎮。
隨著商貿的繁榮,河口村的面貌也發生改變。河口自清中葉開始大規模夯土築城,修建四門城樓。
如今,漫步村中,仿佛在歷史中穿梭:300年的糧店、200年的祠堂和100多年的左公柳依次從眼前掠過;又好像在花園中游憩:河口村家家戶戶、房前屋後栽花種草,即使到了秋天,依然芳香四溢、翠意不減;也如同在風味集市中徜徉:街邊售賣著誘人的特色小吃,有酸甜筋道的漿水面,有捶打千遍的洋芋攪團,還有飄著胡麻香味的油壺喧……“一到假期,店老板們就忙得不可開交。”河口大景區物業辦副主任張偉說。
明清舊民居 古色留古香
河口村的熱鬧通常發生在下午3點以後。睡過午覺的村民紛紛走出家門,老人們聚集在廣場,或下棋、或聊天;小孩們手持玩具、相互打鬧。慕名而來的外地人,常常選擇蹬一輛四輪觀光車,開啓“逛街”之旅。
河口村的主街以老式商鋪為主,沿街店鋪多為前店後宅格局。後宅的典型樣式是四合院。<nextpage>
推門走進一戶人家,戶主張明有熱情地上前招呼。眼前的這座四合院占地500多平方米,有近200年歷史,先後居住過張家13代人。
北面是上房,由長輩居住,也叫堂屋或正房;正房兩側是耳房,用於生火做飯、堆放雜物;東西兩側為廂房,由晚輩居住;南面為下堂屋,是三間式出檐屋;下堂屋旁開街門作院落的出口。甘肅古典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技術員吳魁峻介紹,當地把這種院落布局歸納為“三堂五廈三倒座,外帶耳房兩小間”。“這裡的‘三’‘五’都是指開間數量。”吳魁峻介紹,這種四合院除了街門,四面房門都朝院落方向開,美觀實用,又兼顧私密性。
屋頂是當地四合院的一個特色。仔細觀察便發現,張明有家的屋頂是單坡,且坡度較緩。“這種屋頂在陝甘寧等西北省份頗為常見,主要與降水量少、木材相對匱乏有關。”蘭州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建築學系副教授孟祥武介紹。與華南和華中地區不同,當地傳統民居瓦的使用量偏少,屋頂多不覆瓦,而是用方磚鋪砌,僅在房檐處使用少量滴水瓦排水,防止墻體被雨水濺濕。由於屋頂坡度較緩、方磚鋪砌,單坡屋頂同時承擔了穀物晾曬的功能。
河口村令人贊嘆的還有造型繁複的磚木雕刻,從宅門到照壁、從堂屋到廂房、從墻腳到屋檐、從門扇到窗戶,處處都有精美圖案:透雕的蟠龍、盛開的花瓣,不一而足。“作為活態的民間藝術,磚木雕刻是河口建築發展史上的重要見證,體現了工匠們的精湛技藝和創作熱情。”吳魁峻說。
目前,河口村類似張明有家依然有人居住的古民居達21處。為保護這些“凝固的歷史”,2014年,蘭州市西固區啓動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性恢複修建工程,先後投入資金2.5億元,改造河口村沿街115戶民居和核心區313戶民居的墻體外立面,保護性修繕古民居37戶。
昔日黃河渡 今朝聲名揚
河口村依河而建、因河而興。黃河,是河口的靈魂。<nextpage>
沿南街順階而下,穿過南城門,便能望見寬闊的黃河河道。成群的水鳥貼著水面自由飛翔,臨水而生的蘆葦隨風搖動。岸邊,一條東西走向、綿延約5公裡的木質步道橫臥眼前,被當地人稱為“十裡黃河金岸”,沿途分布著古渡區、古村區等歷史遺跡。
來到親水平台,河風輕拂。順著張偉手指的方向往遠處看,一道河灣映入眼簾,“那便是河口古渡最佳的停泊碼頭‘陽暢灣子’,是當時西北重要的貨物集散中心。”張偉說,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用品,比如煤炭、木材、中藥、糧食、油渣、麻秆等,均可以在碼頭市場買到。河口超過60%的居民從事水運行當,主要經濟來源就是依靠水路碼頭,河口古渡的羊皮筏子就有200多個。
位於河口村的西固區民俗博物館展示了羊皮筏子的制作工藝。這種古老的黃河水運工具,以山羊皮為原料,將羊皮用油鹽浸透晾曬後吹氣成皮囊。較大的筏子需皮囊600多個,可載貨20噸。小型皮筏則由十幾個皮囊組成,一人即可駕駛,輕便靈活。
新中國成立後,當地水運逐漸被“鐵公機”替代,河口村失去了交通樞紐地位,羊皮筏子也退出了歷史舞台。不過,從複原的海關遺址依稀可見昔日渡口的繁忙。
因水而興的河口村,如今圍繞黃河文化,再次做起“水文章”:保護黃河兩岸生態環境、開發黃河泛舟水上項目、打造沉浸式表演《記憶·盤古》水幕秀……近年來,河口村依托美麗鄉村建設,鼓勵村民開農家樂、端旅游碗、吃生態飯,不少村民將自家院子改造成“河景房”,吸引游客入住。
59歲的張和恭給農家樂取名“上善若水”,并利用自己的繪畫功底把院子裝扮得像幅畫:翠竹、金魚、古樹、紅花,一應俱全。在這裡,游客不僅能觀景,還可以看黃河奇石、賞精品書畫、玩崖柏根雕,或坐在院子裡讀書寫字、聊天品茶,度過一天難得的休閑時光。目前,河口村已開辦農家樂60餘戶,核心區1/5的居民參與其中。<nextpage>
首批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第四批中國美麗宜居村莊……近年來,河口村的“國字頭”名片越來越多,名頭越叫越響,古老村莊重新煥發勃勃生機,昔日渡口重現往日喧囂。去年,河口村的游客接待量突破200萬人次。“接下來,我們將加大傳統文化保護,推動村落設施提檔升級,努力把河口建設成為鄉村振興的楷模。”張偉說。
河口村一年四季旅游皆宜,相對而言,以春暖花開或秋風送爽之時為最佳。
到達河口村,可以先參觀民俗博物館,了解古村歷史。之後,沿主街游覽鐘鼓樓、張公祠、子響棋院等古村標志性建築。傍晚,可以到“十裡黃河金岸”尋一處臨河農家樂,吹吹河風,小憩品茗,再點些柴火雞、紙包魚、油壺喧、洋芋攪團等特色美食,享受慢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