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4日電/《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將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作為廣州戰略引擎工程,建設數字經濟引領型城市。廣東是全國第一經濟大省,在這片改革開放的熱土上誕生了一批實力雄厚的民營企業。民營企業是廣州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建設數字經濟引領型城市,民營企業的作用不可忽視。
民營企業是建設數字經濟引領型城市的重要力量
南方日報發表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丁煥峰、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博士生張育廣文章表示,建設數字經濟引領型城市,旨在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推動數據流動開放共享。與此同時,著力推動數字技術創新突破,借助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斷提高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創造市場新供給和新需求,催生發展新業態和新模式。最終,形成以數字經濟為主要引領和核心驅動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助力經濟騰飛。
數字經濟領域是民營企業發展的主陣地,民營企業可充分發揮其獨特優勢:一是民營企業靠近市場消費最前端,充分掌握市場信息,極大發揮信息的甄別與運用優勢,能對市場行情、消費者偏好以及技術更新變化及時作出快速反應。二是民營企業家具有強烈的變革精神與創新活力,有應對創新風險的試錯機制、協商突進以及利益分享規則。同時,因其市場化程度高,以實際產生經濟利潤為導向,故生產活動、組織架構的調整較為快捷。三是數字經濟作為知識密集型產業,產業基礎能力、高新企業數量所產生的創新集群優勢對其產業應用場景開發和創新發展至關重要,民營企業在數字經濟創新集群中具有比較優勢。
廣州建設數字經濟引領型城市,民營企業將成為重要力量。目前,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已引入阿里巴巴、騰訊、復星、唯品會、國美、小米、科大訊飛、樹根互聯等一批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領軍企業,科技型企業超2500家。從2021廣州獨角獸創新企業系列榜單來看,廣州的獨角獸創新企業和未來獨角獸創新企業主要集中在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領域;廣州高精尖企業主要分布於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先進製造三大產業,約占74%。
隨著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和社會治理數字化的進一步發展,民營企業在數字經濟領域也碰到一系列新挑戰、新問題:創新質量和應用領域均有欠缺;數據開放和市場化均面臨障礙;市場秩序與平台服務尚不完善;數字經濟所需人才有較大缺口。廣州建設數字經濟引領型城市,需要發揮民營企業的重要作用,在頂層設計、數據共享、業務場景和人才引育等方面為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創造條件。
頂層設計:為民營企業創造新空間
文章指出,營造公平競爭、包容有序的市場營商環境,加大數字經濟領域對民營企業開放的力度,讓優勢民營企業更多地參與到一些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等重要戰略領域中來。搭建國際商務交流平台,讓民營企業深度參與全球數字經濟創新合作。從政府與企業兩個層面,堅持應用牽引、體系推進,全面梳理網絡信息、高端設備與工藝、新基建等數字經濟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形成科技攻關清單;加強前沿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布局,組織共性技術創新,加速數字經濟產業關鍵核心應用技術的集中攻關。梳理數字經濟領域市場准入事項清單,分類確定行業管理牽頭部門和配合部門,建立健全市場准入統籌協調機制;幫助民營企業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精簡和規範行政審批,提供方便快捷服務。在民營企業投融資方面縮短審核流程,加大民營企業融資支持和金融創新力度。構建國企和民企在數字經濟領域協調共生共贏共融機制,鼓勵國有企業引入民營經濟成分,民營經濟引入國有經濟成分,實現互相借鑒、優勢互補。形成數字經濟創新成果轉化新模式,推進孵化器、加速器建設,對民營企業“高精尖缺”領域技術創新成果轉化項目給予獎勵。
數據共享:為民營企業打造新通道
文章提出,完善數據共享、數據確權法制體系建設,推動《廣州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等相關法規制度落地實施,明確數據采集及使用流程和權限,政府公共數據向民營企業開放,逐步形成“一次采集、多次使用、永久保存”的平台化監管通道。完善和升級信息化基礎設施,構建統一數據交易市場,制定數據流通交易規則,引導培育數據要素交易市場,依法合規開展數據交易,支持各類所有制企業參與數據要素交易平台建設。推進數據采集、標注、存儲、傳輸、管理、應用等全生命周期價值管理,打通不同主體之間的數據壁壘,實現傳感、控制、管理、運營等多源數據一體化集成。健全數據共享標準體系,推進電子證照、印章、簽名、檔案等標準化應用和跨區域、跨層級互認互通,實現重點領域的數據共享全覆蓋,為民營企業數據共享提供便利。推動市、區兩級政府各部門數據深層次開放共享,構建以大數據為核心的新型信用體系,推動數據共享依法合規使用,從源頭上破解民營企業信息不暢難題。
業務場景:為民營企業提供新機遇
文章分析,突出政府政策扶持,優先扶持數字經濟領域優秀民營企業的產品和服務納入政府採購清單、政府和公共事業單位優先嘗試創新產品和服務、新增銷售額獎勵、鼓勵保險公司開展扶持企業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試點等。突出支持民營企業在信息技術研發和應用、業務運營服務、設計服務及醫藥研發、檢驗檢測、節能環保、現代農業等領域數字服務發展,加快發展眾包、雲外包、平台分包等新模式和服務型製造等新業態。突出市場拓展政策,重點從政府應用示範、向企業提供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的開放性實驗場、鼓勵保險公司開展扶持企業信用保證保險和責任保險等新業務、給予企業拓展獎勵、鼓勵企業全球配置資源、零部件全程保稅、鼓勵產業鏈配套協作等各個方面,予以政策扶持。突出數字經濟與下游應用市場對接渠道建設,推動數字經濟與廣州製造業交叉融合,加速數字技術應用場景創新與釋放,深入推進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推動“工業互聯網+供應鏈”創新發展,打造區域製造業數字化集群。
人才引育:為民營企業解決新需求
文章強調,吸引高端人才,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建立全球高層次人才數據庫和引才工作網絡地圖。培育產業復合型創新創業人才,依托廣州市內高等院校、職業技術學校、企事業單位與重大科研基地,加快引進更多創新團隊和領軍人才,聯合培養一批科研、經營管理、技術技能型人才和公共服務高層次復合型創新創業人才。落實人才服務配套,發揮企業點對點溝通服務機製作用,完善人才合作與交流平台,開通海內外人才引進綠色通道,優化提速申報、審批流程,解決子女入學和配偶安置等問題,完善醫療、住房、稅收優惠等配套政策,為吸引全球創新人才和資源開辟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