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強勢美元秋風疾行 亞洲多國外儲告急
http://www.CRNTT.com   2022-09-15 14:19:35


  中評社北京9月15日電/據21世紀經濟網報道,在美聯儲持續大幅加息與美元迭創新高的衝擊下,亞洲新興市場國家外匯儲備悄然“吃緊”。

  渣打銀行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除中國之外的亞洲新興市場國家的一項關鍵外匯儲備指標(一個國家可以用外匯儲備為進口提供資金的月數)降至7個月,創下2008年次貸危機以來的最低值。

  但在今年初,這個數值仍達到10個月,2020年8月則曾創下16個月的最高值。

  在多位華爾街基金經理看來,今年以來除中國之外的亞洲新興市場國家外匯儲備快速減少,主要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一是美聯儲持續大幅加息導致亞洲貨幣利差優勢大幅收窄,導致大量資本從亞洲回流美國;二是為了遏制美元大幅上漲所造成的本國貨幣劇烈貶值壓力,泰國、印度、馬來西亞等亞洲新興市場國家每月都在消耗外匯儲備幹預匯市“穩定本國貨幣匯率”;三是美元指數大漲導致亞洲新興市場國家外匯儲備裡的非美資產折算成美元後金額大降,拖累外匯儲備估值下降。

  東方證券經濟學家邵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尤其在美聯儲持續大幅加息情況下,2年期美債收益率已逼近3%,令大量套利資金從亞洲回流美債市場博取短期穩健高回報,加速了亞洲新興市場外匯儲備縮水速度。

  渣打銀行駐新加坡的外匯研究主管Divya Devesh認為,隨著亞洲新興市場國家外匯儲備持續縮水,未來這些國家央行為穩定本國貨幣匯率所進行的外匯幹預可能更加有限。

  邵宇向記者表示,在外匯儲備吃緊且加息力度不如美聯儲的情況下,目前亞洲很多國家的確挺難再通過匯市幹預穩定本國貨幣匯率。

  “一個相對可行的辦法是階段性資本管制,即不允許短期套利資本出境。”他指出,另一個辦法就是亞洲新興市場國家默許本國貨幣大幅下跌至底部區間,但可能會造成更嚴峻的金融市場穩定性風險與資本流出壓力。<nextpage>

  記者獲悉,越來越多亞洲國家已經采取口頭警告方式“嚇退”投機沽空資本。比如日本央行高層近期多次口頭警告“對日元突然波動感到擔憂”,印度央行行長則指出他們每天都在監控外匯市場,韓國央行也表示將積極采取措施穩定韓元匯率。

  “但是,全球投機沽空資本已經意識到亞洲國家外匯儲備縮水所帶來的幹預匯市能力減弱,更有底氣借助美聯儲持續大幅加息推高美元指數,達到沽空亞洲貨幣獲利的目的。”一位外匯經紀商向記者指出。

  東吳證券首席策略官陳李向記者表示,當前全球金融市場面臨三大風險,分別是美國高通脹風險,歐洲能源供應風險與亞洲貨幣貶值風險。

  “目前,亞洲主流貨幣日元、韓幣兌美元匯率均出現大幅貶值,不知道東南亞貨幣能扛多久。”他說。

  亞洲國家外匯儲備招架不住

  通聯數據Datayes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印度、泰國、韓國、印尼與馬來西亞的外匯儲備規模分別減少約810億美元、320億美元、270億美元、130億美元與90億美元。

  瑞穗銀行經濟戰略主管Vishnu Varathan表示,就亞洲國家外匯儲備縮水速度而言,目前泰國、菲律賓、印度、印尼都令人感到擔憂。

  值得注意的是,泰國、馬來西亞與印度分別是年內動用外匯儲備幹預匯市力度最大的國家之一。<nextpage>

  記者多方了解到,多數華爾街投資機構認為亞洲國家外匯儲備之所以出現快速縮水,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每月都動用數十億美元幹預匯市穩定本國貨幣匯率。畢竟,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衆多亞洲新興經濟國家央行一直都在積累大量外匯儲備,用於保護本國貨幣匯率免遭美元大幅升值的衝擊。

  但是,在今年美聯儲持續大幅加息與美元迭創新高的雙重施壓下,亞洲國家的外匯儲備有點“招架不住”。

  韓國央行此前表示,盡管8月外匯儲備經營收益和金融機構外匯預收款增加,但由於當月美元升值2.3%令其他貨幣資產折算成美元後的金額減少,導致當月外匯儲備仍然縮水21.8億美元。

  在上述外匯經紀商看來,隨著亞洲國家外匯儲備持續縮水,越來越多投資機構都意識到亞洲國家穩匯率的能力悄然下降,尤其是天然氣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飈漲令部分亞洲國家連續出現外貿赤字,導致外匯儲備進一步消耗以填補外貿收支缺口。

  “這導致近期越來越多全球投機資本紛紛重返外匯市場無差別地沽空亞洲貨幣。因為他們篤定在9月美聯儲持續大幅加息令美元指數迭創新高的情況下,亞洲國家更難持續動用外匯儲備穩定本國貨幣匯率。”他表示,甚至部分海外投機資本認為歐美國家經濟衰退或令亞洲國家啓動貨幣競爭性貶值以爭奪存量外貿市場,令他們的沽空亞洲貨幣策略獲取更高回報。

  東吳證券首席策略官陳李指出,盡管亞洲貨幣匯率貶值幅度各有不同,但出口數據基本一致。除了個別產品,亞洲地區出口屬於產業鏈合作而不是競爭,決定了亞洲貨幣匯率之間沒有特別強烈的競爭關系。<nextpage>

  Divya Devesh認為,若亞洲國家出口面臨壓力,這些國家央行匯率幹預策略可能會發生變化——從拋售美元轉向買入美元,因為它們的貨幣政策重點可能從遏制輸入性通脹,轉向努力提高本國商品出口競爭力。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亞洲國家外匯儲備吃緊,投機資本對亞洲貨幣的沽空力度仍可能進一步加大。”前述外匯經紀商向記者指出。

  穩匯率的新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匯儲備吃緊與加息力度不如美聯儲的情況下,越來越多亞洲國家央行只能通過口頭警告“嚇退”投機沽空資本。

  近期,日本、韓國與印度央行高層先後向市場傳遞明確信號——它們不會對本國貨幣持續貶值“坐視不管”。

  “但是,所謂的口頭警告收效甚微。”上述外匯經紀商表示。截至9月14日19時,在美元指數持續上漲的情況下,日元兌美元匯率一度跌至143.28,離過去20年以來最低值144.99僅有一步之遙;韓元兌美元匯率則一度創下過去20年以來的最低點1395.7。

  邵宇向記者指出,在美元持續迭創新高的情況下,亞洲國家光靠口頭警告“穩匯率”是不够的。因為市場已注意到外匯儲備縮水正令不少亞洲國家缺乏足够強大的幹預匯市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部分亞洲國家只能再度使用階段性資本管制舉措,遏制資本持續流出令本國貨幣匯率跌勢擴大。”他認為。<nextpage>

  9月14日,市場突然傳聞在日元兌美元跌破144整數關口後,日本央行開啓了匯率審查,即要求日本商業銀行向央行提供外匯交易的細節資料。此舉被市場視為日本央行可能直接入市幹預拉漲日元的“前兆”。

  但是,這未必會嚇退投機沽空資本。

  一位近期參與沽空亞洲貨幣的華爾街對衝基金經理向記者透露,即使亞洲國家采取新的資本管制或直接入市幹預措施,也未必能改變亞洲貨幣兌美元持續下跌的趨勢。究其原因,一是美聯儲持續大幅加息令美元保持強勢上漲,對亞洲貨幣構成更大的下跌壓力,二是歐美經濟衰退風險加大令亞洲出口景氣度下降,不利於亞洲出口型貨幣匯率穩定,三是亞洲國家加息力度不如美聯儲,令亞洲貨幣的利差優勢持續被壓縮,迫使越來越多套利資本開始從亞洲回流美國。

  他表示,目前參與沽空亞洲貨幣的對衝基金正密切關注資本重返新興市場的具體動向——在8月270億美元全球資本重返新興市場前,新興市場已遭遇連續5個月的資本流出,恰恰在這段時間,很多亞洲國家的外匯儲備縮水速度特別快,吸引不少資本大膽沽空亞洲貨幣套利。

  邵宇向記者指出,考慮到強勢美元可能貫穿整個美聯儲加息周期,對亞洲國家而言,如何穩定本國貨幣匯率穩定仍是艱巨且中長期的挑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