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6日電/近期,在美元升值的一致性預期下,國際短期資本大規模流向美元,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受到關注。究其原因,主要在於美聯儲加息推動美元指數上升。不過,人民幣匯率依舊保持較強的穩定性和韌性——8月份至9月份,主要貨幣對美元均出現較大幅度貶值,和其他非美元主要貨幣相比,人民幣貶值幅度是相對較小的,而且人民幣匯率指數還出現小幅上升。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塗永紅文章分析,從基本面看,中國經濟始終保持增長動力和平穩增速,人民幣具有升值基礎。眼下,歐美等國的高通脹導致全球金融環境收緊,各國央行採取的激進加息措施也一定程度抑制了投資和消費,根據IMF預測,全球經濟將進一步放緩。與之相比,中國的發展周期、經濟結構、宏觀政策與西方發達國家不同,經濟增長的韌性較為充足,人民幣幣值穩定有堅實基礎。
看通脹管理。當前,歐美等國的通脹處於40多年的高點,雖然能源、糧食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但實際上是西方國家過去數年實行量化寬鬆政策的結果。面對百年變局和疫情起伏,中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實行穩健靈活的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將通脹控制在預期水平。
看貿易趨勢。經常項目收支是公認的中長期匯率決定因素,通常擁有貿易順差的國家貨幣預期升值,反之則預期貶值。今年以來,中國出口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單是7月份貿易順差就超過1000億美元,一方面在國外高通脹環境下中國商品有價格優勢,另一方面中國在產業鏈供應鏈中具有不可替代性。這樣的貿易趨勢下半年較難改變,較大的貿易順差改變外匯市場供求關係,有利於堅定市場信心,為人民幣幣值穩定提供市場支撐。
看外匯儲備。目前,中國擁有超過3.1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以及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市場相信中國有能力應對外匯投機衝擊,並在必要時維護人民幣匯率穩定。
文章表示,短期人民幣匯率波動主要取決於資本項目交易,尤其是短期資本流動,受到政策、政治事件、市場心理的影響,會出現匯率超調現象,導致短期匯率高於或低於中長期匯率。今年下半年,市場預期美聯儲有可能將再次加息以控制通脹,由於中美利差縮小,逐利性強的短期資本將流向美元。從利率變化角度看,短期人民幣對美元確實存在貶值壓力,但不改中長期穩定趨勢。
隨著人民幣匯率機制不斷完善,市場對匯率雙向波動、彈性加大的特徵更加適應,對人民幣在均衡匯率基礎上保持基本穩定的政策含義也更加瞭解。中國一方面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減少對外匯市場干預,另一方面採用多種政策手段和工具,積極引導市場預期,避免匯率過度波動,影響實體經濟運行。比如,近日央行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釋放更多外匯流動性,增加外匯供給,有利於更好滿足市場主體的外匯需求,也有利於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貶值預期。
文章指出,目前,國際經濟出現衰退趨勢,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明顯,地緣政治動蕩,貿易和投資風險上升,資本的避險動機增強,流動方向更容易受到政策、信息和信心的影響,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震蕩幅度有所擴大將是短期內的一種常態。對此,企業在進出口時,需要正確判斷基本面和匯率中短期影響因素,加強匯率風險管理。尤其是要樹立風險中性理念,根據外匯收支具體情況提前購買人民幣遠期、期權等衍生產品,鎖定匯率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