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9日電/據新華社報道,地處江蘇北部的淮安,針對主導產業支撑不足等短板,去年提出“項目為王、環境是金”工作導向,通過抓項目、優環境、促轉型,發展“能見度”越來越高。今年1—8月份,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市規上工業投資同比增長31.9%。
抓項目,築牢發展之基
走進益海嘉裡淮安項目施工現場,機器轟鳴,工程車輛來回穿梭。自項目正式落戶以來,企業與當地政府共同努力,進展順利,建成後預計可實現產值超150億元。
9月初,新加坡豐益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郭孔豐在談到該項目時表示,淮安區位交通優越、營商環境一流、市場輻射面廣,為項目提供了優質高效服務,堅定了集團在淮安投資的決心和信心。
招引益海嘉裡是近年來淮安壯大食品產業的重要舉措。作為全國聞名的綠色農副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基地,綠色食品產業已成為淮安主導產業之一。“十四五”期間,淮安將全力打造千億級中國食品名城、全國預制菜生產和交易中心。
淮安堅持把重特大項目攻堅作為實現高質量跨越發展的關鍵抓手。淮安市主要領導化身“一號招商員”,走出去、請進來,在全市上下掀起“一把手”帶頭招商的濃厚氛圍,成功吸引和推動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落地淮安。
作為淮河流域重要城市,淮安還於2021年6月舉辦首屆淮河華商大會,促成37個項目集中簽約,投資額近300億元。今年8月下旬,第二屆淮河華商大會再次成功舉辦,簽約項目69個,總投資超876億元。其中,50億元以上項目9個。淮河華商大會一躍成為海內外僑胞和長三角華商參與支持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平台。<nextpage>
“我們要把重特大項目攻堅作為全市發展的頭等大事,抓出全面突破的新局面、跨越趕超的好勢頭。通過項目之‘進’築牢跨越趕超根基,進而在複雜條件下站穩腳跟、在激烈競爭中贏得主動。”淮安市委書記陳之常說。
優環境,打造興業高地
項目引進來,更要快落地、發展好。為加快項目落地速度,淮安對6個審批應用場景實行串聯改并聯,對49個事項實行容缺受理,對34個事項實行容缺辦理,實現重大項目審批環節再精簡、審批時限再壓減、審批效率再提升。
挖掘機在轟鳴聲中鏟起鏟落,運輸車輛在工地來回穿梭,建築工人在腳手架上揮汗操作。在位於淮安市洪澤區的台華新材綠色多功能錦綸新材料一體化項目施工現場,浙江台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李增華告訴記者,公司計劃總投資不低於120億元的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僅用70天,創造了百億元項目落地的“淮安速度”。
“公司曾經去過多地考察,最終被淮安的區位優勢、交通條件,尤其是當地的營商環境和高效服務所吸引。項目落地後,當地服務并沒有絲毫‘降溫’,政府的幫辦給我們跑了很多腿,解決了不少難題。”李增華說。
優化營商環境無止境。今年以來,淮安持續深化、加快打造“物流成本最低、要素成本最低、服務環境最優、辦事效率最高”的一流營商環境;發揮12345熱綫企業保障服務專班和7685名經濟網格幫辦員的作用,及時解決企業在物流運輸、供應鏈配套等方面的困難。
近期,江蘇省工商聯發布2021年江蘇省區域民營經濟營商環境評價報告,淮安營商環境總體水平從全省中游提升至第一梯隊,92.72%參與調查的企業有信心繼續在淮安投資。
“只有築‘金巢’,才能引‘鳳栖’。近年來,淮安樹牢‘項目為王、環境是金’工作導向,讓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成為招引大企業、強項目落戶淮安的重要基石。”淮安市委副書記、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分管領導趙正蘭說。 <nextpage>
促轉型,提升發展能級
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是傳統制造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為提升發展能級,淮安組建市縣工作專班,面向全國遴選78家優秀服務商,為企業進行免費診斷,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
在當地政府大力支持下,江蘇施塔德電梯有限公司新工廠於2020年建成投產。近日,記者來到新工廠生產車間看到,現代化機器高效運轉,車間內僅有少數巡檢人員來回巡視。
施塔德公司信息化管理部部長姚剛告訴記者,傳統制造設備信息化系統功能不足,系統之間數據不互通,已無法適應公司轉型升級的發展需要。為此,公司決定投資新建智能化生產基地,投入5000萬元新建智能化生產綫4條,建立了施塔德5G+工業互聯網信息平台系統,接入智能化生產設備30餘台,實現生產全流程自動化。
“通過一系列智能化改造,生產效率比改造前提高了15倍,產品精確度提升到0.1毫米以內,良品率提高到99.8%,2022年獲評省級工業互聯網標杆工廠和示範智能工廠。”姚剛說。
今年以來,淮安還全面實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六項工程”,加大重點企業分類培育力度,整合設立總規模2.43億元工業強市發展專項引導資金。深化百億級企業培育行動和“千企技改”工程,“一企一策”強化政策要素幫扶。
淮安市市長史志軍表示,屬地和相關部門將主動與企業對接,幫助企業把握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發展機遇,全面提升企業在設計、生產、管理和服務等環節智能化水平,提升市場競爭力,為聚焦打造“綠色高地、樞紐新城”,全面建設長三角北部現代化中心城市提供強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