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20日電/據北京青年報報道,一樹具一態,巧與造物爭。在北京中軸綫申遺保護範圍內,生長著妙態千姿的古樹名木,它們與古建築相互映襯,彰顯出東方風韵的古典美。這些古老植物就像活著的“編年史”,在生態環境、園林景觀、歷史研究、文化旅游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日前,北青報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北京中軸綫申遺範圍內現存古樹名木7000餘株,它們是中軸綫上的“活文物”。近日,北青報記者對中軸綫上的古樹名木進行實地探訪,見證了這些古老植物的頑強生命力,更感受到公衆對於古樹名木的樸素情感。
7000餘株古樹名木
集中分布在六處遺產點
在北京的名勝古跡、大街小巷,經常可以見到一些樹上掛著紅色或綠色的鐵牌,它們是古樹的“身份證”。日前,北青報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義務植樹處了解到,全市古樹名木已達4萬餘株,首都功能核心區(東城區、西城區)現存古樹名木1萬餘株,其中,中軸綫申遺範圍內共有古樹名木7000餘株,包括一級古樹2000餘株,二級古樹約5000株,分為15科20屬25種,以側柏、國槐、檜(guì)柏和白皮鬆等鄉土樹種為主。
參照《北京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條例(2019修訂)》:古樹,指樹齡在百年以上的樹木,樹齡在300年以上的定為一級古樹,樹齡在100-300年的定為二級古樹。名木是指珍貴、稀有的樹木和具有歷史價值、科學價值、紀念意義的樹木。
北京中軸綫文化遺產,是指北端為鼓樓、鐘樓,南端為永定門,縱貫北京老城,全長7.8公裡,由古代皇家建築、城市管理設施和居中歷史道路、現代公共建築和公共空間共同構成的城市歷史建築群。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義務植樹處二級調研員曲宏介紹說,北京中軸綫上的古樹名木主要集中分布在六處遺產點,分別為故宮博物院、太廟、先農壇、天壇公園、景山公園、社稷壇,主要涉及故宮博物院、市公園管理中心、東城區、西城區等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