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韓對外戰略與外交的不交合重點與大國競爭是最主要的變量
尹錫悅擔任總統後,韓國外交戰略或外交重心有很大的變化:擴大融入美國-西方全球戰略及其體系;朝鮮不再是重中之重,對朝以大棒加胡蘿蔔手段代替完全的和解政策;降低對華政治上親近度,確保經濟利益不受損失的前提下,進行地緣經濟安全的調整;提升同日本的戰略關係。在涉華政策上:以自由民主價值觀與國際規則來塑造中韓關係;要求中國尊重韓國的安全權利與民族尊嚴;要求中國加大對朝的施壓與制裁。
而中國的戰略重心是抗衡來自於美國與西方全方位的戰略遏制與經濟脫鈎政策,保證與捍衛中國的核心國家利益;強化與深化多邊主義、區域主義的合作與維護全球化生成的供應鏈,反制單邊主義,西方自定的國際規則及出於冷戰化的地緣經濟陣營演進;反擊對中國主權的干預,積極爭取國家的和平統一;推進經濟發展的雙循環,降低對美國的科技依賴度;在朝鮮半島方向,穩定與和平仍然是最基本目標,不支持朝鮮的核導發展與美韓強化核延伸戰略。在美國戰略上、經濟上高壓中國的背景下,應對朝核不再是外交重點。
對比來看,雙方的位移較大,戰略的重合面在縮小。但到目前為止,雙方外長、領導人的講話,行動還是非常謹慎的,都不希望關係脫軌。都瞭解穩定雙方關係的重要性比改變雙方的行為與立場更重要。習近平主席今年或明年能否訪韓,對兩國關係走向是有積極推動力的。安美經中的結構中短期難以改變,美國搞對華脫鈎有其地緣政治與戰略的邏輯性,其大公司在全球有很大的回旋餘地,即使付出一定的成本,仍然能夠保證利潤。韓國在全球與東亞市場的回旋餘地不大,現在貿易與投資的機遇,在跟著美國的脫鈎那樣走,最終是得不償失。確實,中韓許多潛在的問題,或半島潛在的危機,美國對韓國施壓,在一系列核心議題上選邊都是對韓國智慧、外交技巧、判斷的考驗。同時,也是對中國耐心、寬容、處置問題的駕馭能力的測試。
所以,由雙方高級安保官員與領導人就重大分歧議題進行全面研究,磋商,以形成管控方案,是非常必要與急迫的。另外,在半導體與礦物的供應鏈、2.0版的自由貿易區、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規則、引領RCEP早期收穫共同倡議、環保與氣候變化、漁業、海上劃界、影視片開放交易等議題上需要加快談判與對話,爭取形成諒解性的共識,取得進展。在軍方對話與非傳統安全演習、設立傳統媒體與社交媒體人員的交流平台、雙方青少年與教師在中韓傳統文化知識領域互訪學習等方面,也應該探索多形式、能夠產生實際成果的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