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力推動中國新型舉國體制進一步完善,為形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大合力,發揮中國制度優勢、市場優勢和人才優勢,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奠定基礎。
|
中評社北京10月7日電/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對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通過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在航空航天、深海探測、衛星導航、能源技術等領域達成了一系列重大成就,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顯著進展。面對中國在部分領域依然存在的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增強責任感和危機感,丟掉幻想,正視現實,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快攻克重要領域“卡脖子”技術。
光明日報發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部長李鋒文章表示,前不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的意見》,將有力推動中國新型舉國體制進一步完善,為形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大合力,發揮中國制度優勢、市場優勢和人才優勢,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奠定基礎。
文章提出,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關鍵核心技術具有高投入、長周期、複雜性、戰略性和壟斷性等突出特點,這就要求必須發揮中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強化黨和國家對重大科技創新的領導,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優化配置創新資源,從而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科技攻關體系化能力,形成競爭優勢、贏得戰略主動。在這個過程中,要充分借助市場機制的有利作用。中國的超大規模市場是促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根本動力。超大規模市場意味著更多的創新場景、更低的創新成本和更高的創新收益。中國正處於產業優化升級關鍵時期,中等收入群體規模超過4億,網民規模已突破10億,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正不斷增長,這些現實條件都為各類關鍵核心技術迅速產業化和規模化創造了理想的發展空間。同時,超大規模市場還意味著更好的競爭生態和創新生態,可以更好分攤關鍵核心技術投入成本,確保商業可持續性,推動技術應用盡早布局,從而搶占制高點,贏得先機。
推動目標實現與經濟效益更好結合。新型舉國體制瞄准事關中國產業、經濟和國家安全的若干重點領域及重大任務,重點研發具有先發優勢的關鍵技術和引領未來發展的基礎前沿技術。雖與傳統舉國體制一樣具有明確的目標導向,但新型舉國體制更加尊重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律,高度重視激勵問題。推動目標實現與經濟效益更好結合,意味著構建合理有效的激勵機制從而調動參與機構和人員的積極性。傳統舉國體制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的最終目標是“非市場化”的產品,而新型舉國體制下我們所面對的“卡脖子”技術大多為商業化項目的一部分,許多科研成果最終要轉化為商品,獲得更廣泛的應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性質從產品導向轉變為商品導向,這就要求新型舉國體制既看技術鏈也看價值鏈、既看產品也看市場表現。因此,新型舉國體制要更多利用科技政策、產業政策等手段引導市場,讓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主要運用市場方式、經濟手段解決重大技術創新工程的立項、決策、預算投入、利益分配等問題。
推動創新主體與創新平台更好結合。健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需要打造世界級創新平台來落地實踐,並且要以平台為載體聚集創新主體,把政府、市場、社會有機結合起來。目前中國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能夠對全球產業格局產生重要影響的世界級創新型企業還不多,反映出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過程中還有一些痼疾需要破解,應當加快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試。中國正加緊建設大型國家級創新平台,連同一大批國家級中小型創新平台、省級創新平台,將構成中國創新體系的核心支柱。在這些平台中,要優中選優,促進大型平台形成規模優勢。要依托優質創新平台,集中組織實施一批長周期、高風險、原創性強的基礎研究項目,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前瞻部署。推動創新主體與創新平台更好結合,有利於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組織整合,解決科技計劃、投入、管理分散以及創新資源碎片化等問題,集成優勢創新資源,統籌科研精銳力量,將任務和目標聚焦到補短板、挖潛力、增優勢的關鍵點上,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推動自主創新與開放創新更好結合。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全球科技創新進入密集活躍期,顛覆性技術創新層出不窮,加強科技創新國際合作是大勢所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要堅持以全球視野來謀劃推動,深化創新開放合作,在更高起點上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歷史經驗顯示,正是堅持了自主創新和開放創新相結合,中國通信技術從3G起步,經過4G的積累發展,到5G階段掌握了較多關鍵核心技術,逐步建立起了競爭優勢。要繼續堅持自主創新和開放創新相結合,努力提升使用全球創新資源能力,積極廣泛地參與國際交流,努力從熟悉瞭解國際標準向共同制定國際標準邁進,打造區域開放合作新高地,使中國更好地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中國超大規模市場是吸引全球資本、技術乃至海外高科技人才加入中國關鍵核心技術研究開發的重要優勢,要堅持推動更高水平的開放創新,支持國內自主創新企業與國外企業開展有效合作,從而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