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有人覺得這份工作既沉悶又枯燥,但我們對它傾注了感情和意義,反而樂在其中。”趙浩柏笑言。
“對於‘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我有了更深的體會”
對這群在成堆文獻資料中摸爬滾打的年輕人而言,不斷從中獲得新知是這份工作的最大收獲。每多一個發現,他們對香港與國家的認識便深一分。
除了《香港參與國家改革開放志》,趙浩柏同時參與了《總述·大事記》及《香港志·經濟》部類的編纂,“對於‘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我有了更深的體會”。
“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是香港得天獨厚的顯著優勢。”趙浩柏表示,回歸祖國開啓了香港歷史新紀元,香港在國家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敢為天下先,敢做弄潮兒,創業建功的舞台越來越寬廣。
2017年從中山大學考古學專業博士畢業的陳德好,曾在珠三角一帶從事田野調查、考古等工作,加入香港地方志中心後,她主要負責《文化》部類的編纂和統籌工作。從文物、建築到語言、宗教、民俗等,搜集香港各類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料,為陳德好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也讓她對香港與內地同根同源有了更深的理解。
“香港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的風俗節慶有70多項,都與內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陳德好說,她印象最深的是在新界一些傳統村落,每年農歷正月十九都會舉辦“扒天機”活動,這正是明清地方志記載的民俗活動“天機節”,“這一習俗在內地已很難見到,但在香港卻被很好地保存下來”。
香港有7000多個可供考證的地名,蔡兆浚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考證其中部分地名的由來。在此過程中,他挖掘到許多鮮為人知又引人深思的歷史細節。
“吐露港一帶在五代十國時期就是知名的珍珠產地。此外,香港產鹽的歷史也超過了2000年。”蔡兆浚認為,這些史料都能證明,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記載著華夏先民在嶺南這片土地上的辛勤耕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