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1日電/據大公報報導,主要產油國達成減產共識,美國恐慌──白宮有了大麻煩。
當地時間10月5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非OPEC產油國(簡稱OPEC+)第33次部長級會議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會議決定從11月起,將原油總產量日均下調200萬桶。OPEC+的這一決定,讓全球市場即刻陷入恐慌,國際原油價格連續多天攀升。美國尤其驚慌,總統拜登和其幕僚對OPEC+減產倍感失望,不斷批評這是“短視行為”。
這意味著,不僅是今年夏天拜登出訪沙特要求增加原油產量的失敗,也凸顯美國對OPEC+政治公關行為沒有取得任何成果。因此,白宮才惱羞成怒,一位美國官員對媒體稱,白宮正在“痙攣和恐慌”。對於美國的震怒,OPEC+似乎還是選擇了“自主”──正如一位OPEC國家的代表所言,雖然他們尊重美國的意見,但還是基於自身利益。
無論美國多麼霸權,利益之下各自飛,這也算是國際關係的鐵律了。何況,從國際金融危機到2020年新冠疫情以降的兩個周期裡,全球原油價格曾經低至每桶20美元。面對OPEC+國家因油價暴跌而出現的財政金融窘況,美國不僅沒有表現出負責任的大國態度,反而出口油氣“搶食”,而且美國更利用其掌握的頁岩油技術拉低全球油價。因此,曾經有分析認為這是美國利用頁岩油技術打擊OPEC+國家的石油戰爭。不管是否“陰謀論”,美國堅持本國利益最大化卻是不爭事實。
美外交的重大挫敗
美國之所以對OPEC+減產不感冒,是因為OPEC+減產對美國形成了戰略性壓力。疫情叠加俄烏衝突,全球能源價格高企,由於美國支持烏克蘭,美歐對俄羅斯實施了八輪制裁,涵蓋各個方面,尤其是強迫歐洲杜絕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在此情勢下,美國只能靠沙特主導的OPEC國家增加產量保障全球能源供給。與此同時,美國也在釋放能源儲備,以補上全球能源供給缺口。甚至,美國不惜放下身段向拉美宿敵委內瑞拉“求油”。但從全球能源價格高企難抑的市場曲線看,美國的努力並未取得明顯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