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2日電/首屆美國—太平洋島國峰會近日在華盛頓舉行,與會國發表了《美國—太平洋夥伴關係宣言》,美國承諾向南太島國提供8.1億美元額外援助。拜登誓言幫助南太島國避免中國的“經濟脅迫”,將與盟國和夥伴合作滿足島國需求。美國正將大國博弈引入南太地區,其慣用的所謂“經濟脅迫論”首當其衝,但結果卻可能令其大失所望。
美國重返南太地區旨在構建排他性秩序
今年以來,隨著中國與南太島國的合作快速深入推進,特別是中國同所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合作框架協議、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首次對南太建交島國進行全覆蓋式訪問,以及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機制首次在島國建立,美國擔心失去對南太地區局勢的掌控,便在本地區啟動密集的外交活動。
2月,布林肯成為37年來首位訪問斐濟的美國國務卿;4月,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率團急訪所羅門;6月,美國與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英國聯合發起南太夥伴關係,協調盟友維繫對該地區的外交和經濟控制;7月,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宣布美將在本地區開放兩個新使館;9月,美國副國務卿舍曼在2022年太平洋諸島領導人會議上作出強化援助等系列承諾……
此次拜登政府推出的美國—太平洋夥伴關係,涵蓋氣候變化、經濟增長、海上安全、社會文化等方面承諾,雖然在客觀上有利於島國發展,但包含明顯的地緣政治企圖,顯得不合時宜。
拜登政府將合作目標定位為幫助島國避免所謂中國的“施壓和經濟脅迫”,並作出具有明顯政治化、軍事化傾向的政策安排,如推進高敏感性的海洋測繪項目。南太島國認識到大國競爭推動自身戰略地位顯著提升,但也擔憂複雜多變的地緣博弈滲透進南太地區,中斷以氣候和發展為核心議題的地區主義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