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消費者有如此體驗感,還必須實施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如果“企業碼”缺乏企業信用信息,對消費者來說,“企業碼”則成了“雞肋”。為此,今年1月,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通知,決定實施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像“健康碼”可以呈現紅黃綠那樣,把企業分為信用風險低(A類)、信用風險一般(B類)、信用風險較高(C類)、信用風險高(D類)四類,作為配置監管資源的內部參考依據。
上海“企業碼”首先實現消費者在家掃碼就能摸清外賣底細,在飯店消費後出現身體不適,掃碼跳到官方投訴平台“吐槽”,以便監管部門及時發現、介入,還在於《上海市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風險分級與信用分類管理辦法》於2022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食品生產企業的“企業碼”有了安全信用風險等級,消費者掃描“企業碼”自然才有體驗感。
因此,讓“企業碼”充分發揮出其作用,就要讓“企業碼”“碼不停蹄”,一方面完善“企業碼”的信用信息,讓消費者有據可查,一方面讓“企業碼”走進平台,走進消費者視野,讓消費者方便查詢。
來源:東方網 作者:丁慎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