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4小時熱水還有保暖物資和就業崗位
秋天的川西北高原,寒意來得有些早。10月19日晨,甘孜州瀘定縣磨西鎮涼風陣陣,手機上顯示的溫度祗有4攝氏度。“9·5”瀘定地震受災群眾板房過渡安置點磨西1號外,記者遇到村民王有明,手機里正播放黨的二十大相關新聞。“二十大是近期大家關注的焦點。”見王有明說起,隔壁的羅永才和其他群眾忍不住凑過來,在屋檐下七嘴八舌聊起來。從國家大事聊到身邊小事,話題最後回歸到重建家園。
“9·5”瀘定地震發生後,度過臨時安置時段後,國慶前夕,瀘定430戶受災群眾從帳篷搬進了板房,生活逐步走上正軌。“除了年邁的老人,大部分年輕人已出門務工或在田間收玉米、種蔬菜。”磨西鎮黨委副書記、安置點負責人王芝林介紹。
磨西1號板房過渡安置點共有106戶306人,設置了集中供水處、盥洗區、晾曬區、浴室,以及公共衛生間,24小時提供熱水。住宿區充分考慮了冬季取暖,採用保溫、防火材料建造。
臨近中午,公用廚房傳出鍋碗瓢盆聲,村民喬玲熟練地切著佛手瓜,一旁的電磁爐上,還煮著一鍋青菜。“搬進來後,米面油、鍋碗瓢盆已備齊,生活用品齊全,每人還分配到兩床棉被、1床毛毯、兩盒電暖寶。”對於現在的生活,喬玲很感激,“地震後家里的房屋都塌了,家里就我和90歲的母親。現在板房住得舒服、不愁吃穿,有大家關心關愛,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喬玲說,前兩天母親說晚上有些冷,她把這個情況反映給安置點負責人後,很快就收到了一床新的棉被。“最近天氣冷了,安置點給每戶居民特意增發了一床棉被,社會各界捐贈的3200多件羽絨服也已發放到海螺溝中小學生手中,充分保證大家溫暖過冬。”海螺溝景區管理局副局長謝永華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