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達根在同一場合表示,香港的科技發展處於比較早期的時間段,因為特區政府在2015年成立創新及科技局,至今只不過是六、七年的時間。香港科技領域投入方面,在某一角度而言,特區政府前期推進步伐稍微緩慢。創新及科技局現時也轉變成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正如查毅超所說,香港的創科產業圈越來越大,同時生態圈發展也越來越成熟。
科技發展是一項長期投資,科技界很高興見到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在創科領域提出一些突破想法,對創科生態圈發展做了長遠規劃,吸納業界提出的一些意見,使本地科技公司更好發展科研技術。
他又稱,創科生態圈涉及不同元素,例如人才、資金、科技研發等,科技園在這些領域都起到促成作用。特區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計劃在“未來基金”撥出300億元,設立“共同投資基金”,更好地結合長期投資,從而帶動私人市場參與,這是構築生態圈的一個做法。
邱達根認同,不能永遠依靠政府“掏錢”發展科技產業,而要想方法怎樣撬動私人市場,推動市場。當科技企業的發展取得成功,他們可以推動下一代初創企業發展,做到薪火相傳。
正如一些學者提到,本地科技企業如何與大學做到更好的產專業相結合。過往在這方面可能有一些不足或欠缺之處。大學專注在院校內進行研究,科技企業與大學的結合存在一些距離,包括科技成果轉化。施政報告提出設立的100億元“產學研1+計劃”,由明年開始以配對形式,資助不少於100支有潛質成為初創企業的本地大學研發團隊,分兩期完成其項目,目標是激勵產學研協作,推動“從一到N”的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發展。
人才方面,國家現在正走上科技強國的發展道路,香港配合國家吸引國際人才,這是香港一個很重要的義務。香港過去在吸引國際人才方面有很好的基礎,不管在金融及其他行業都有很多人才到香港。人才怎麼吸引進來的,施政報告有很多篇幅論述。香港目前正處於轉折點,在理論科技發展情況下,香港針對突破口制訂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