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至室內優化升級
農村電影放映優化升級的關鍵是從“看得到”向“看得好”過渡,主要措施是實現從室外向室內轉移。但是建設獨立的放映場所,前期投資大,後期運營成本高,公益放映無法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和可持續經營。在公益放映片源供應充足、市場訂購穩定、放映標准提升的前提下,如何結合自身實際,探索農村電影放映優化升級的新路徑?一些農村院綫不斷采取新舉措,打造了從室外向室內過渡的輕資產、可複制模式。
陝西西安世紀長安院綫將公益電影放映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室內設放映室,室外安裝全自動銀幕架,打通室內、室外,實現互補放映,既能滿足人民群衆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化解了新建獨立場館的前期資金和後期運營壓力。截至目前,西安累計建成固定銀幕墻132面,固定銀幕架115個,全自動固定銀幕架放映點19個。
“這事兒,好著呢!”在陝西藍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放映廳裡,談起藍田公益電影放映從室外向室內轉移前後的變化,放映員和電影觀衆異口同聲地叫好。在實踐中心門口的廣場上,立著一塊7米寬、一分鐘就能完成升降的全自動銀幕架。有了它,“掛幕”“接電”這兩項放映過程中最耗時、費力的工作被簡化成安全、快捷的一鍵式操作。
“看電影不必東奔西跑,新時代實踐站方便又周到!”在藍田湯峪鎮的村級實踐站,觀衆可以看到這樣的標語。在藍田美麗宜居示範村圪塔村,古樸大方的文化禮堂保留了八仙桌、長條凳、石頭墻等具有地域特色的設計,相約在文化大禮堂看電影、吃年夜飯已經成了村裡的新民俗。
從放電影的年輕姑娘變成放電影的老太太,郭建華幾十年來一直關注農村觀影條件的改善,積極建言獻策,推動農村流動放映優化升級,促進農村電影放映由室外向室內轉移,建設鄉鎮電影院和村固定電影放映場所,讓農民一年四季都能看上好電影。
今年4月,位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萬屯鎮佐舍村的公益電影固定放映點順利通過評審驗收。作為全州首個村級公益電影固定放映點,這裡有一間面積為80平方米,最多可容納60名觀衆的放映室,服務全村14組、800多戶、3500多人,包含漢族、苗族、布依族、彝族群衆。北京世紀東方數字電影院綫有限公司的技術工程師初勇一邊根據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做好疫情防控,一邊為這個固定放映點進行設備的安裝調試,最終保證了固定放映點順利驗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