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未來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時代特徵
http://www.CRNTT.com   2022-11-01 08:49:51


  中評社北京11月1日電/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為中國文化發展指明了方向。

  北京日報發表華中師範大學原副校長、現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黃永林文章分析,在中國式現代化和建設文化強國背景下,未來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具有以下時代特徵。

  其一,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不斷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徵。新時代,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把正確的方向導向滲透於文化產品和活動之中,使消費者在滿足精神文化需求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引導,從而在正確的實踐方向上發揮自己的作用、貢獻自己的力量、實現自己的價值。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不斷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可以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支撐。

  其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文化產業為人民服務導向,以高質量產品滿足人民文化需求。“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堅持人民至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這是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重大原則之一。新時代,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為人民服務,以高質量的文化產品發揮引導民眾思想和價值的重要作用,讓人們通過文化產品消費,體悟其中所蘊含的真善美,從而形成和積累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力資本、精神力量。以更加豐富多樣高質的文化產品與服務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其三,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推動文化產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是中國式現代化經濟發展的基本要求。新時代,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必須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完善包括人才、資本、技術等在內的要素市場,建立信用體系、監管體系和行業管理體系,推動各類文化市場主體發展壯大,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堅持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跨界融合發展,著力培育新型文化業態,保證文化產業不斷產生新的增長點,推動文化產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其四,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向現代轉化。堅持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國式現代化文化強國建設的深厚文化基礎。新時代,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必須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在文化產品和服務中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努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創造出更多既反映優秀傳統文化價值,又體現當代社會發展內涵,同時也為廣大民眾帶去更多新的審美體驗的文化產品與服務。

  其五,實施創新驅動和數字中國戰略,推動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數字文化產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推進數字中國發展,這是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強大動力。新時代,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必須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推動文化創意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深入實施數字文化強國戰略,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數字文化產業。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現代技術,推動文化產業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發展,讓數字內容、動漫遊戲、視頻直播、視聽載體、手機出版等基於數字技術的新興文化業態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增長點,讓數字文化產業助力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其六,堅持人類文明新形態引領未來,構築中華文化品牌核心競爭力,在中外交流互鑒中展示獨特魅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這是對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中國與世界關係格局的最新定位。新時代,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持以中華文化作為塑造品牌核心價值的活力源泉,構築中華文化品牌的核心競爭力,讓中華文化中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走向世界,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鑒中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發展對外文化貿易是中華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重要途徑。要深入研究不同國家不同受眾的文化傳統、價值取向、思維習慣,切實做到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開發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的文化產品,在國際高水平競爭與合作中促進我國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在交流互鑒中提升中華文化的親和力、吸引力、輻射力。

  文章最後說,我們要以二十大精神為指引,進一步堅定中國文化強國建設的決心和信心,堅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以文化的繁榮興盛助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