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湖北神農架大九湖濕地生態環境不斷向好,生物多樣性豐富度增加。圖為10月15日,梅花鹿在大九湖國家濕地公園內活動。(新華社發) |
中評社香港11月7日電/隨著各國准備在2022年12月參加《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二階段會議,全球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也更加引人關注。過去半個世紀裡,全球野生動物銳減了60%。2019年的一份聯合國報告警告說,目前全球對這種物種加速流失的反應還不够,“需要進行變革性改變來恢複和保護自然”。
美國“新安全通訊”博客網站11月3日發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學者傑西•羅登比克的文章《中國在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中的領導作用》,文章說,COP15第一階段會議於2021年10月在中國昆明舉行。當時會議的主題是“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可持續發展和生態保護國家戰略的框架。COP15把生態文明作為主題,表明了中國非常希望把它數量衆多的生態保護實踐介紹給世人。
昆明會議展示了中國將這一願景付諸行動的努力。作為雲南省的省會城市,昆明是一個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的地區。
現在最緊迫的議題是制定“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雖然COP15第一階段會議顯示了中國在環保方面的領導作用和成就,但中國將在COP15第二階段會議發揮什麼作用仍有待觀察。COP15第二階段會議將於12月7日至1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中國在這個國際論壇上的領導作用對於會議達到目的、取得有意義的成果至關重要。
近年來,中國開展了最全面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分區計劃之一,通常被稱為生態保護紅綫劃定。這需要使用遙感和空間分析技術,把生態系統管理與生物多樣性優先事項整合在一起。
生態保護紅綫劃定已經作為生態保護範例,推介給全球南方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