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1日電/環球時報報導,一般認為,自俄羅斯2月底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以來,俄軍經歷了三次較受關注的撤軍,分別為6月底撤離蛇島、9月中旬撤離哈爾科夫和11月撤離赫爾鬆。但這三次撤軍的背景和目的各不相同。
幾乎在俄烏衝突爆發的同時,俄羅斯軍隊就控制了蛇島。之後,在美國等西方援助武器的幫助下,烏克蘭軍隊曾多次試圖奪回,遭受巨大損失,但都未能成功。根據俄羅斯國防部發布的消息,俄羅斯6月30日宣布從蛇島撤軍是一個“善意的姿態”,以此向國際社會表明,俄羅斯不會阻礙聯合國組建人道主義走廊以從烏克蘭領土運出農產品的努力。但烏克蘭方面認為,這是在烏軍對駐扎在蛇島的俄羅斯守軍發動大規模空襲和炮擊之後,俄軍遭受嚴重傷亡和損失,才被迫撤離了地勢平坦、缺乏遮蔽又易攻難守的蛇島。
關於9月的哈爾科夫撤軍,各方說法出入較大。俄羅斯國防部表示,從哈爾科夫地區的多個地點撤軍是為了實現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俄方決定重組巴拉克列亞和伊久姆地區的部隊,以便增強頓涅茨克方向的軍事行動。駐扎在當地的部隊已重新部署到頓涅茨克地區。但俄軍在哈爾科夫州等地遺留了不少相對完好的裝備,以及彈藥庫,被西方解讀為俄方匆忙撤離的證據。在俄國內,車臣領導人卡德羅夫、“瓦格納”集團創始人普裡戈津均對當時的俄軍行動總指揮亞歷山大·拉平提出了嚴厲批評。
《紐約時報》9日在比較後兩者時表示,莫斯科清晰下達了從赫爾鬆有序撤軍的決定,而不是其部隊9月從哈爾科夫東北部地區經歷的那種“突然崩潰和恐慌撤退”,留下了烏克蘭人可以使用的武器等裝備。CNN也稱,烏克蘭軍隊在一周內席捲了該地區的大部分土地,導致了哈爾科夫的潰敗。之後,蘇羅維金被任命為俄對烏特別軍事行動區域聯合部隊總指揮,“他可能一直擔心赫爾鬆成為另一個尷尬”。
除了上述三個地區,俄軍9月底撤離紅利曼也受到關注。所有這些撤退當時都有其複雜的背景,而美西方向烏克蘭提供的武器、物資保障、情報、雇傭軍都被認為發揮了巨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