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構建創新型金融生態
http://www.CRNTT.com   2022-11-17 08:26:33


一個逐步走向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中國資本市場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中評社北京11月17日電/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這為資本市場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根基,促進資本、科技與實體經濟的高質量循環指明了方向。
  
  經濟日報發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講席教授田軒文章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實現了“量”的穩步提升和“質”的持續優化,特別是隨著科創板的設立、註冊制平穩落地,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穩步推進,一個逐步走向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中國資本市場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文章認為,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中國主要依靠以商業銀行為主體的間接融資格局仍然存在進一步調整優化的空間,特別是當中國人口、資本等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傳統經濟條件下依靠簡單要素的投入方式,使得資本投入的邊際產出率快速下滑,高債務、高杠杆率和隨之帶來的問題進一步凸顯。
  
  有研究表明,一個國家的資本市場越發達,其企業的創新能力就越強;反之,一個國家的信貸市場越發達,對企業創新產出可能會起到抑製作用。因此,當前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以全面實行註冊制為引領,進行資本市場邏輯重構,通過提升直接融資比重,釋放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潛能,將成為提升金融拉動經濟增長、真正服務於創新驅動發展的要義所在。
  
  文章提出,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具體來看,在這場以提質為核心內容的中國資本市場建設中,應圍繞提升資本要素的資源配置作用為重點進行。
  
  在入口端,要全面實行註冊制並提速推進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配套性改革,通過以市場為主導的“開源”手段,通暢以風險投資為代表的早期資本的退出機制,能夠進一步促進專業機構投資者積極培育企業的創新能力,提升企業的價值創造,實現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在出口端,應從嚴監管,繼續完善強制退市標準,優化退市流程環節,重視退市配套機制,讓資本市場實現正常的“優勝劣汰”與“新陳代謝”,使得稀缺的資源真正配置到最優質的資產上。
  
  在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包容性方面,要通過推動區域性股權市場建設,加快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提升為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的質量。
  
  還要加快吸引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入市,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以競爭促改革發展,引活水為創新賦能。要防範房地產風險、金融機構風險,特別是在經濟下行壓力下,要穩步推進信用投放,控制信用創造總量。
  
  文章強調,只要我們以金融高質量發展作支撐,不斷優化資本市場的發展質量與運行效率,通過金融“活水”持續澆灌實體經濟,就能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新型金融新生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