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宋華盛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一個地區的上市公司數量和市值,很能反映一個城市的經濟競爭力。從這個維度來看,杭州已在資本市場層面超越廣州,躋身第四城。
除此以外,廣州、蘇州、南京、成都的A股上市公司也在百家左右。但從2019年以來年度新增上市公司數量來看,蘇州正在加速超越廣州,近四年,廣州新增上市公司數量為49家,而蘇州已經達到了62家。
80%的城市上市公司數量不超過10家
值得注意的是,蘇州作為非省會城市,如何在一眾直轄市、省會城市中脫穎而出,甚至大有趕超廣州之勢?
江蘇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蘇州研究中心主任、蘇州科技大學商學院教授徐天舒對第一財經表示,蘇州大量企業上市是蘇州40多年來從鄉鎮企業到外資企業再到民營高科技企業不斷做強做大製造業的結果,為此,蘇州一方面形成了金融支持產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另一方面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事實上,為了培育更多的企業上市,各個城市也都鉚足了勁,紛紛出台相關的支持政策。
比如,深圳在11月份出台的《深圳市關於進一步推動企業上市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中提出了到2025年末全市境內外上市公司數量超600家的目標。對完成股份制改造及上市輔導的獎勵150萬元,上市成功後再獎勵150萬元;對直接在境外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獎勵300萬元;對在新三板掛牌的獎勵50萬元,進入創新層的再獎勵30萬元。
年初,杭州發布了《杭州市深入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鳳凰行動”計劃(2021—2025年)》提出力爭2025年底新增上市公司超120家,並配備相應的獎勵措施,比如對完成股改並在證監部門完成上市輔導備案的企業,給予一次性200萬元資金補助。本市企業在境內外直接上市的,給予一次性300萬元資金補助。
但同時,也可以看到,在423個城市中,有344個城市的上市公司數量少於10家,占比超80%,其中,145個城市僅有1家上市公司,占比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