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間,矮寨大橋已發展成當地的旅游核心品牌,形成了一個包括路、橋、峽穀、苗寨在內的“矮寨奇觀旅游區”。在它周邊,一條“U”形的黃金茶穀和雨後春笋般興起的“農家樂”等,都為苗族群衆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
10年間,依托矮寨大橋帶來的交通便捷,湘西大力挖掘本地特色資源,以發展產業帶動增收,終於使這裡的苗族群衆擺脫過去的貧困生活,走上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
“幸福村”和“家庭村”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解讀。2021年11月底至2022年3月31日,我兩赴湘西對矮寨大橋做報道時,這個故事立刻打動了我,同時兩個村的名字也激發了我的靈感:矮寨大橋的建成通車,精准扶貧的實施,不就是讓“幸福”走進許許多多苗寨“家庭”嗎?
類似的生動、鮮活、有趣故事還有很多。如坪年村的“茶葉媳婦”劉麗輝,幸福村黃勇的“照相攤”,家庭村秧梅開的“苗綉作坊”等,10年前後當地苗族群衆感同身受的生活變化,都飽含在他們幸福地講述中。
於是,以“天塹變通途,‘家庭’連‘幸福’”為主題的多篇報道誕生了。
1991年出生的家庭村苗族姑娘秧梅開是外地回村創業的一員。她租下舅舅的舊房子,收拾破敗的院子,鋤掉比人還高的草,辦起了農家樂。有時,一場長桌宴就有100多位客人,一個“黃金周”就能收入1萬多元。從民間工藝專業畢業的秧梅開還發現了新的商機:游人在村裡“玩得開、住得下”,還希望“帶得走”。她組織村裡的婦女們辦了一家苗綉作坊,根據游客需求“訂單作業”,一件訂單少則一百元,多則七八百元。游客們開心了,大夥兒的腰包也鼓起來了。
今年38歲的黃勇在矮寨大橋通車當年回到幸福村。起初,他在大橋一頭擺了一個照相攤,為參觀大橋景觀的游客們拍照留念,生意好得出奇。
隨著手機攝影功能不斷更新迭代,拍照生意逐漸落寞了,不過游客卻越來越多。黃勇索性收了攤子,回到家裡蓋小樓開農家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