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8月15日,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向曾外孫李玉瀚頒發“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證書。新華社記者劉宇軒攝 |
中評社北京12月13日電/據新華社報導,第九次國家公祭儀式上將出現一群特殊的“嘉賓”,他們是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今年8月,首批共13名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獲得認證,標誌著幸存者後代正式接過傳承歷史記憶、傳播歷史真相的接力棒。
他們的身份有何特殊性?將如何履職?又有哪些心願?新華社記者進行了採訪。
來自10個家庭,年齡最小者12周歲
首批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共13名,他們是葛鳳亮、黃興華、黃睿、夏媛、李玉瀚、李真銘、常小梅、劉榴、馬雯倩、徐宏、夏天行、王蓮、阮紅燕,來自10個幸存者家庭。
據瞭解,他們多是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家庭的二代、三代,也有部分第四代加入,既有父子搭檔、母子搭檔,也有夫妻搭檔。
夏媛和兒子李玉瀚來自幸存者夏淑琴的家庭。夏媛告訴記者:“我從小聽著外婆講的故事長大,如今外婆年紀越來越大了,耳朵也聽不清了,眼睛也看不清了,她說希望我可以代替她去作證,讓更多人知道當年侵華日軍犯下的罪行。”
李玉瀚剛滿12周歲,雖然年齡是傳承人中最小的,但已經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當了好幾年小小講解員。“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我就帶他參加家祭。上小學之後,他就主動去紀念館做小小講解員。別看他年齡不大,但他知道心疼太婆,也理解歷史傳承的責任。”夏媛說。
傳承歷史,傳播真相,傳遞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