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設計最大的難題是如何處理好數量與質量、縱向與橫向、評價與考核等‘七對關系’。”陳旭萍說,起草組跑遍9個縣(市、區),召開了十幾個座談會,那辯論賽般的情景歷歷在目——
“大縣小縣人口不同,辦案數自然有差距。我們大縣辦案多基數大,‘合規性’倒扣分的概率就高。總不能辦案多的反而扣分多吧?”
“我們是小縣,往年辦案數就屈指可數。如果都用全市統一的標准數,高了,我們肯定够不到呀!”
……
針對各地所提意見建議,起草組查閱大量資料、尋找理論依據,確保指標科學合理。“查辦案件數”是大家最關注的,為處理好指標“數量與質量”的關系,起草組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省、市三個層面每年的查辦案件數系統分析,發現存在前期逐年增長、後期高位運行的趨勢。故采用當地前三年辦案數的平均值做基數,只要達到基數就得基礎分,有提升的再另行加分。這種設計被推廣到類似指標後,質疑聲很快消失。
經過2個多月一輪一輪的集思廣益,“質量指數”有了最終版本。它以“政治監督精准度、正風反腐嚴實度、執紀執法規範度、改革創新成效度、忠誠衛士匹配度”五個維度為框架,設19個一級指標和47個二級指標,滿分一百分。此外,考慮偶發事件的影響力,對“作出重大貢獻或發生重大問題的”,另設額外加分和扣分事項。
“與第一版相比,指標體系脫胎換骨,歷經60餘次修改。”指著電腦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修改文件陳旭萍說,“改‘請示報告規範程度’為‘規範請示報告情況’,用‘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合規性’代替‘重大事項請示報告率’,我們字斟句酌,力求最精准、最客觀地表達與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