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8月,在兩岸新聞雙向交流30年之際,作為參與者,郭偉峰(左)與莊仲希(中)、周建閩共議推動兩岸交流合作的重要性。郭偉峰指出,任由兩岸民意惡化下去,必然會釀造出兩岸最大的人間悲劇。在此關鍵時刻,作為親歷者、見證者,必須站出來呼籲:鑄造同胞親情、遏制仇恨滋生的兩岸雙向交流合作不僅不可以中斷,還需要想方設法予以加強,重中之重的是要把仇恨輿論壓制下去,負責任的新聞人千萬不要成為危害兩岸關係的歷史罪人。兩岸交流合作如果進入完全中斷之時,就是彼此仇恨爆發之日,巨大的戰爭風險不可遏制。30年的歷史證明,消弭仇恨的法寶就是深入持續的交流與合作,兩岸同胞需要通過交流合作和緩政局並減低風險,通過交流合作維繫情感與增進共識,通過交流合作雙向而行及融合發展,通過交流合作創造民族的自覺與願景。兩岸之間的主流媒體及新聞人需要保持30年前的初心,認清時代大勢,以促交流促合作為己任,共同為遏制仇恨、增進兩岸同胞情感發揮積極的輿論力量。 |
在這一時期,美國與西方不顧自身在香港的重大經濟利益以及中西交融的重要文化價值,竭盡全力在香港發動“顔色革命”,支持反對派以暴力行為奪取香港管治權,破壞“一國兩制”,進而遏制中國的和平復興戰略,其用兵之險,出乎絕大多數人的意料。但是,國家領導人與中央政府沉著應戰,舉起了“港區國安法”和愛國者治港的法律武器,遏制了香港的變局,殊為不易。
在這一時期,也是新聞傳播面臨百年未見之大變局時期。從傳媒視角觀察逆全球化的特徵與影響,可以看到近些年來的三個重要變化:政治右傾全球化;新民粹主義思潮全球化;“後真相”形態全球化。逆全球化格局的形成,必然對中國帶來空前的壓力。中評社必然要面對如此輿論巨變,知其危,才能應其險,才能不被右傾的、民粹的、不需要真相的傳播逆流拖下水。在這一時期,中評社通過傳播實踐創新與新聞理論創新的相結合,在輿論極端化的暗夜中尋找方向,全力避免墜入“後真相”傳播陷阱,繼續在和平與發展的道路上發揮輿論引導乃至話語塑造的特殊作用,尤其是牢牢抓住了兩岸關係出現“融合與統一”新機遇、香港治理出現“融合與治港”新機遇、中美關係出現“和平與競合”的新機遇,確保了中評社在逆全球化時代保持維護全球化的輿論力量與傳播定力,殊為不易。
郭偉峰強調,中國評論通訊社成長於全球化時代,是全球化時代的支持者,注定要站在逆全球化的對立面,所以,認識逆全球化的實質及危害,在這百年一遇的時代大變局中,在變中求變,以變求變,又能做到萬變不離其宗,實為不易。因此,要知難,更要勇於克難。這個時候,全面總結自身的傳播實踐與新聞理論,去蕪存菁,與時俱進,確保在逆全球化時代能夠繼續保持維護全球化的輿論力量與傳播定力,就顯得非常必要、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