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風險挑戰,宏觀、微觀、結構、科技、改革開放、區域、社會等七大政策加快落地,六方面33項政策持續加力,階段性措施與制度性安排結合,各項政策靠前發力、主動作為。
預計全年經濟總量將超過120萬億元,脫貧縣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糧食產量連續8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一項項扎實成果,為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守好底綫。
“預計明年上半年特別是二季度社會生產生活秩序會加快恢複,經濟活力會加速釋放。”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說,“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推動我國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因時因勢優化疫情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上釋放經濟社會活力
隨著跨省旅游不再與風險區實施聯動管理等措施推出,旅游行業很快出現回暖。出行平台數據顯示,機票瞬時搜索量增長7倍,火車票搜索量增長5倍,截至12月8日全國已經恢複營業的景區占比超七成。
經濟社會是一個動態循環系統,不能長時間停擺。從落實分區分級精准防控,到協調推進複工複產,再到整治“層層加碼”、公布“九不准”……近三年來,我國不斷提高疫情防控科學化、精准化水平,因地制宜、因情施策,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意味著要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間尋求更適合的平衡點,最大程度釋放經濟社會活力,促進經濟循環起來、運轉起來,加快向潛在增長速度靠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