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求霸權
美國獨立智庫安全政策改革研究所聯合創始人斯蒂芬·塞姆勒表示,冷戰時期美國軍費頂峰同當下相比也相形見絀,政客們更在乎五角大樓錢够不够花,而不在意美國民衆日子過得怎麼樣。
李崢認為,美國國防預算不斷攀升,受幾方面因素綜合影響。其一,美國目前高漲的通脹水平是直接原因。其二,美國國會將軍費開支作為促進地方經濟恢複、提升就業的重要動力,每年國防預算已成為地方獲得撥款的重要來源。其三,美國面臨外部支出的“硬性壓力”,對烏克蘭援助、反恐戰爭及亞太地區“太平洋威懾倡議”等“多綫作戰”顯著增加美國整體軍費支出。
滕建群分析,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透露出美國軍事建設4個特點。其一,應對所謂“挑戰”“威脅”已成為兩黨共識,也成為增加財政撥款的重要驅動力。美國不斷在安全領域渲染所謂“大國挑戰”“大國威脅”,核心目的是以此為由,名正言順地把錢從納稅人口袋裡拿出來,分給軍工複合體等利益集團。其二,美國國防預算增加,與美國政府提出的“大國戰略競爭”關系密切。如法案提出,投入至少110億美元用於“太平洋威懾計劃”,在阿拉斯加、韓國、日本、中國台灣、菲律賓一綫部署攻防兼備導彈體系,目的就是與中國開展所謂“大國競爭”。其三,美軍進入武器裝備叠代期,包括升級“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和其他常規武器裝備,更新現代化軍事裝備需要大量資金支持。其四,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和快速迭代,美國為維持軍事技術領先全球的霸權地位,加大在軍事高新技術領域投入。
此外,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近日發布報告稱,在全球武器生產和軍事服務公司百強榜單中,美國有40家公司上榜,其2021年銷售額占百強軍工企業的一半以上。曾在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工作26年的前政策分析師富蘭克林·斯平尼指出,只有不斷加劇緊張局勢和政治恐懼以及妖魔化對手,軍工複合體才能為巨額軍費開支辯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