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數字化轉型重在制度創新和環境優化
http://www.CRNTT.com   2023-01-11 08:51:24


立足當前,實現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關鍵在於制度的不斷創新完善和環境的不斷優化。
  中評社北京1月11日電/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中國是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也是數字技術大國,在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數字技術加速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之下,加快推進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大勢所趨、必由之路,對提升企業競爭力水平、實現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順利推進中國現代化進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經濟日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張軍擴文章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的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發展,各部門各地區積極響應、迅速行動,紛紛結合自身實際制定行動計劃和實施方案,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取得了積極進展,具備了良好基礎。有關資料顯示,目前中國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已培育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台超過150家,工業設備連接數量超過7900萬台(套)。同時也要看到,中國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尚處於從試點培育到快速成長的過渡階段,進一步轉型的潛力和空間依然很大、任務依然艱巨,還面臨著關鍵技術和產業基礎薄弱、復合型人才缺口較大、工業物聯網標準尚不健全、數據安全法規保障滯後等一系列突出問題,亟需通過政府、企業、社會等各方面協同發力加以解決。
  
  需要明確的一點是,無論是智能化改造還是數字化轉型,企業都是實施主體和主要力量。轉型的最終目的,是提高企業、產業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政府發揮作用的關鍵,就是要從克服和緩解企業轉型面臨的各種問題、困難和制約因素出發,盡可能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為企業賦能,增強其轉型的能力、意願和信心。
  
  文章強調,立足當前,實現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關鍵在於制度的不斷創新完善和環境的不斷優化,以下六個方面是最為重要的。
  
  第一,進一步推動相關基礎設施建設。製造業的數據主要來源於機器設備數據、工業信息化數據和產業鏈數據,生產設備的數字化程度直接決定了生產數據采集能力。近年來,中國雖然在生產設備數字化和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等方面進展顯著,但也存在一些短板,下一步要著眼於提升內外貫通能力,協同推進內網和外網建設。一方面,要進一步促進企業內部設備的技術改造。中國製造業門類眾多、市場主體數量龐大、技術水平參差不齊,要想進入人機互聯階段,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的任務依然很重。為此,要綜合運用財政、金融等手段,激勵和支持企業運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建設企業內網。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支持企業建設5G全連接工廠,持續增強企業外聯能力與穩定性。
  
  第二,促進製造業數據的聯通與共享。數據的聯通與共享既是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前提基礎,更是充分釋放數據潛在經濟價值的關鍵所在。目前制約數據聯通共享的因素主要有二:一是標準問題,二是數據安全問題。調研發現,當前製造業企業的存量設備供應商和型號眾多,由於各家設備接口不統一,通信協議不兼容,往往需要進行數字化改造才能接入系統當中,不僅增加了連接上雲的難度,也增加了連接成本。處於同一產業集群及不同產業集群間的利益相關企業,出於商業利益和風險規避的考慮,共享涉及生產經營等企業數據的意願不高。此外,由於目前缺少具有公信力的數據共享機制,產業鏈數據更加難以互通。因此,下一步要聚焦促進數據聯通與共享這一重點,進一步完善工業設備的互聯互通標準,推動工業設備接口互認、協議兼容,提升行業設備的聯動能力;加快研究制定統一的工業大數據管理制度和標準規範,提升工業數據治理能力,促進數據合理流動、安全交易、共享使用。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