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2022年中國國際科技合作成果豐碩
http://www.CRNTT.com   2023-01-16 15:02:29


 

  在法國,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項目——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取得重要突破。不久前,被喻為ITER“防火墻”的增強熱負荷第一壁由中國團隊完成首件製造,其核心指標優於設計要求,具備了批量製造條件。中國團隊再次為ITER關鍵部件的研發作出重要貢獻。

  截至目前,中國已與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科技合作關係,簽訂114個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中國深度參與近60個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參與度不斷提升。2021年,中外合著科技論文數量達18.3萬篇,合作夥伴涉及169個國家和地區。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中國積極促進創新要素全球流動,在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領域開展廣泛合作,推動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

  綠色低碳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英國《自然》增刊《2022自然指數—能源》指出,2015年至2021年,中國清潔和可負擔能源領域研究產出位居全球第一。美國納斯達克網站發表題為《沒有中國就沒有脫碳》的評論說,從綠氫電解槽、電池製造到電動汽車組裝以及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等,中國產品產量和知識產權數量都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中國在加速採用脫碳解決方案領域取得的成功對全球的未來尤其重要。世界碳中和委員會主席、愛爾蘭前總理伯蒂·埃亨表示:“中國作為最大的綠色產品出口國,以堅定的信心和實際行動向國際社會展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

  科技創新合作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中國積極推進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科技園區合作和技術轉移中心建設四項行動,分三批啟動53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建設,支持3500餘人次的青年科學家來華開展為期半年以上的科研工作,培訓超過1.5萬名國外科技人員,資助專家近2000人次。中國面向東盟、南亞、阿拉伯國家、中亞、中東歐國家、非洲、上合組織、拉美建設了8個跨國技術轉移平台,並在聯合國南南框架下建立“技術轉移南南合作中心”,基本形成了“一帶一路”技術轉移網絡。由中國主導發起的“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目前成員單位已經達到了67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