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建設不僅要塑形,更要鑄魂;不僅要“富口袋”,更要“富腦袋”。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需要在加強“硬件”建設的同時,更加注重在滋潤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軟件”上下功夫。安徽鳳陽縣小崗村成立“美德銀行”,為村民發放善行美德積分“存折”,推進移風易俗;江蘇宿遷市宿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根據群衆需求制定清單,組織志願者“按單下菜”,為鄉親們送去文化“大餐”;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探索推行“鄉村振興月例會”,引導群衆把“村裡事”當成“自己事”,讓大家真正成為鄉村振興主體……各地通過創新實踐,幫助越來越多農民群衆改了舊習慣、提了精氣神,推動鄉村善治水平顯著提升。這啓示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在實現“物”的現代化的同時,實現“人”的現代化、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推動鄉村實現由表及裡、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意義重大,任務艱巨。從基礎設施基本完備,到公共服務普惠可及;從廣大農民富裕富足,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從治理有序充滿活力,到優秀傳統文化繁榮發展……其目標任務是全方位、多層次的,涉及農村生產生活生態各個方面。這也意味著,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一項長期任務、系統工程,必須穩扎穩打、久久為功,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幹,不可一蹴而就、急於求成。與此同時,我國農村地域遼闊,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要立足資源禀賦,因地制宜、分類推進,打造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尊重農民意願、體現農民需求,才能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讓農民群衆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農村是一片大有可為的土地,蘊藏著勃勃生機,孕育著無限希望。新時代催人奮進,新征程重任在肩。咬定青山不放鬆,矢志奮鬥、苦幹實幹,采取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努力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我們一定能讓希望的田野充滿活力,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