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8日電/智能化是全球製造業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從全球看,數字化浪潮方興未艾,新一代智能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正深刻改變製造業發展模式。隨著低成本優勢逐步減弱,必須著力提高產品品質和生產管理效率。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指明了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前進方向。
經濟日報發表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於瀟宇文章表示,如何加速數字技術在製造業應用推廣,以“鼎新”帶動“革故”,推進製造業發展模式向智能化轉型,再塑中國製造新優勢,成為題中應有之義。
文章認為,當前,中國製造業智能化核心技術自主化水平不高,若干關鍵技術對外依賴度較高,嚴重掣肘了智能化水平的進一步提升。關鍵工業軟件、底層操作系統、嵌入式芯片、開發工具等關鍵技術環節長期薄弱,技術體系不夠完整;半導體、高端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等核心零部件國產替代率較低,亟需加強技術攻關。為此,應盡快梳理亟需重點突破的關鍵技術和產品目錄,建立高層次統籌協調機制,強化科研機構與產業界的聯動,推動關鍵領域的技術瓶頸突破。可支持有條件的領軍企業聯合行業上下游、產學研力量組成集智能製造資源環境、技術支撐、創新服務於一體的創新聯合體,充分結合“揭榜掛帥”機制,促進各類製造業主體協同創新,加快突破現有薄弱領域“卡脖子”瓶頸。
文章提出,一方面,要以智能技術為牽引,為製造業智能化轉型助力。近年來,中國在人工智能、5G、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領域取得長足進步,並結合先進製造技術,成功積累了一定技術和製造優勢。比如,一些智能製造企業推出配送服務機器人、智能溫度檢測儀、智能醫用服務機器人等,有效助力老百姓生活。未來,應積極發揮新一代智能技術的牽引作用,著眼於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超前布局未來的新興領域,培育一定數量的人工智能等領域的領軍企業,牽引整個製造業智能化加快轉型。應繼續深化工業互聯網的行業應用,推動“技術+市場”融合,引導和鼓勵製造業企業在研發設計、加工製造、品牌營銷、售後服務等環節提升融合創新能力,開展多場景、全鏈條、多層次應用示範。同時,要加快搭建智能化的創新網絡,推進5G網絡建設等智能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網絡、算力、數據和安全基礎設施改造與終端智能化升級。
另一方面,以提質增效為方向,保障企業智能化轉型加快落地。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效益是企業發展的動力。近年來,許多企業在推進智能化轉型中面臨技術、資金、人才等現實困難,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面臨技術門檻高、研發成本難以負擔等問題。須統籌施策,加強財稅政策支持和引導,支持有條件有基礎的企業加大技術改造投入,持續推動工藝革新、裝備升級、管理優化和生產過程智能化,加快培育一批標杆性的智能製造企業。圍繞中小微企業特點和需求,鼓勵開發輕量化、易維護、低成本的解決方案,持續提高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長期來看,面向智能製造企業的發展需求,應著力完善高技能工人培養、使用、評價、激勵、保障措施,打造高層次智能製造人才隊伍,不斷助力企業智能化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