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冰雪游成為新年俗的啟示
http://www.CRNTT.com   2023-02-03 11:08:04


  中評社北京2月3日電/據光明日報評論,這個春節,冰雪游成了新年俗。從東北的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到廣州融創文旅城熱雪奇跡;從天山腳下的絲綢之路國際滑雪場,到北京什刹海冰場,到處是靈動的身影,國內的休閑度假業已被冰雪“點燃”。

  冰天雪地成了金山銀山,這樣紅火的局面來之不易。一方面,受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成功舉辦和前期籌備帶動,民眾參與冰雪消費的熱情持續高漲。數據顯示,2001年至2005年,國內雪場的增速比較穩定且緩慢,平均增速為5%~6%;隨著2015年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國內滑雪迎來爆發節點,滑雪人數快速上升,年均增長率突破兩位數至10%~20%。2021—2022冰雪季,滑雪熱更是達到新高度。據《中國冰雪旅遊發展報告(2023)》統計,2021—2022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閑旅遊人數為3.44億人次,是2016—2017冰雪季的兩倍以上,冰雪休閑旅遊收入為4740億元。

  另一方面,經濟社會的長足發展也使得人們有能力走向冰天雪地,享受冰雪消費的獨特魅力。在以往,滑雪還屬於高消費項目,老百姓涉足的並不多,這些年來,隨著各地一大批優質的冰雪場地設施相繼建成,滑雪越來越親民。一些網絡平台推出滑雪大促活動,聯動酒店、民宿、交通等不同領域業務,更好滿足了消費者需求。

  我國有著遼闊的冰雪區域,也有著豐富多樣的冰雪文化。今天的人們到冰天雪地欣賞北國風光、在滑雪板上釋放冰雪激情,已不僅僅是一種體驗,而是文化的浸染。而冰雪經濟的火爆,對地方經濟發展也是一個有力支撐。如何把“冷資源”做成“熱文章”“熱產業”,關係民生幸福,也關係經濟社會發展。

  當然,火爆的背後也存在一些隱憂。一是一些地方推出的冰雪旅遊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特色,遊客體驗較差;二是多地都推出了龐大的規劃,目前,我國已有30個省份推出冰雪產品,但是不少地區對冰雪旅遊產品的建設缺乏系統規劃,如此大幹快上不免讓人擔憂。畢竟,冰雪運動、冰雪休閑活動受季節、地域影響,服務和產品供應有時間限定,若投資過熱,可能出現產能過剩現象。

  其實,冰雪產業、冰雪經濟的範疇很廣,各地理應結合地方實際規劃產品供應,而不是簡單復制照抄。河北張家口借助冬奧機遇,瞄准國內外高端冰雪裝備研發製造,延伸冰雪經濟產業鏈發展,規劃建設了兩個冰雪產業園區,累計引進項目200個。目前,這裡已初步形成以冰雪場地服務業、冰雪旅遊業為龍頭,裝備器材、競賽表演、冰雪培訓為補充的產業體系。黑龍江黑河則專注於寒區試車產業,每到冬季,約有來自國內外車企的7000餘人、4000餘台車輛來到黑河開展寒區試車。目前,黑河已有8家寒區試驗企業、16個試驗基地、24個專屬試驗基地。全市試車經濟每年直接收入達1.7億元,餐飲、住宿、交通、購物等間接收入達4.3億元。

  此外,發展冰雪經濟,也應該不斷開拓視野,走出冰雪,樹立全季旅遊思維。這樣,就可以克服資源約束,從“冰天雪地”走向“綠水青山”。諸如開發滑雪、登山、徒步、自駕、露營、非遺體驗、冰雪文化展示等全系列復合型產品,加強冰雪旅遊與康養、文化等產業的融合發展,培育新業態,打造新模式,實現冰雪經濟和文化旅遊的高質量發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