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太陽正處於壯年期,在天文上被稱為主序星階段,這個階段大約會持續100億年。它為地球帶來了光明與能量,是生命起源必不可少的因素。但太陽黑子、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等也時常對人類生產生活造成破壞。
然而,太陽最終會老去,《流浪地球2》的緣起,便是太陽的急速膨脹老化。
在銀河系裡,90%以上的恒星最終都會演化成白矮星。在它們的演化末期,會吞噬其附近軌道的行星。作為一顆“普普通通”的恒星,太陽的歸宿也是白矮星。這是否意味著,太陽周圍包括地球在內的行星注定也將被吞噬?
“如果行星距離恒星的位置比較近,則被恒星吞噬的可能性很大。”《流浪地球2》科學顧問、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苟利軍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不過,“被吞噬”並非行星唯一的歸宿。太陽最後會經歷一次行星狀星雲的爆發,變為一顆白矮星。在白矮星的周圍,原有的行星也是有可能存在的。
隨著人類觀測手段的提高,天文學家也的確在白矮星周圍發現了一些圍繞白矮星運行的行星。
2020年9月16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刊文稱,美國科學家團隊首次公布了一顆木星大小的行星圍繞白矮星旋轉的證據。此外,2022年2月,英國天文學家發現,距地球117光年的一顆編號為WD1054-226的白矮星附近的“宜居”地帶,也可能存在著一顆行星。
地球是否可以逃離,躲避“太陽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