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司法利劍守護國家文物與文化遺產
http://www.CRNTT.com   2023-02-08 10:22:55


  中評社北京2月8日電/據科技日報報導,2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15件依法保護文物和文化遺產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楊臨萍在發布會上表示,各級人民法院依法懲治各類文物犯罪,對被告人主觀惡性深、人身危險性大,犯罪情節惡劣、後果嚴重的,堅決重拳出擊、形成震懾;對於存在上、下游犯罪情形的,堅持“全鏈條、全要素”標準,依法打擊盜掘(盜竊)、銷贓、倒賣等各環節犯罪行為。

  依法嚴懲文物違法犯罪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人民法院懲治文物犯罪案件1.1萬件,追繳涉案文物17萬件,一大批案件和違法犯罪分子得到司法審判。楊臨萍表示,十年來,各級人民法院依法審理涉及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的各類案件,積極推進文物司法裁判規則體系和審判專業化的建設發展,為維護文物管理制度與文物安全、促進文物事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2020年以來,國家文物局批准設立的62家涉案文物鑒定評估機構共鑒定涉案物品89萬餘件(套),為打擊文物犯罪提供有力專業支撐。”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在發布會上表示,2022年8月,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國家文物局聯合發布《關於辦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進一步明確打擊文物犯罪中迫切需要解決的法律適用問題,更好指導辦案實踐。

  文物保護需要協同協作

  “文物執法與安全是跨部門、跨系統的綜合性工作,離不開各有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不能‘躲進小樓成一統’,必須強化多部門協同協作,織密織牢文物安全防護網。”國家文物局督察司司長陳培軍在會上表示,文物執法要加大對嚴重違法行為處罰力度,嚴格刑事責任追究,推進跨領域跨部門聯合執法,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

  楊臨萍指出,具體工作中,需要全面準確貫徹文物保護法關於文物工作“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文物受損毀的,積極搶救修復;文物有風險的,及時消除隱患。同時,要著力促進文物保護與公益保護相結合、文物保護與私益保護相協調,探索涉外文物司法裁判規則、推動流失文物追索,堅決支持文物行政部門依法履職,並依法督促有關行政機關積極履行文物保護責任。

  科技創新提升執法督察能力

  為著力解決“管理單位隱瞞不報、地方主管部門毫不知情”等突出問題,科技創新給出重要解決方案。陳培軍介紹,近年來,國家文物局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等技術手段開展文物保護單位執法監測工作,監測範圍已覆蓋30個省42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部分長城段落,一批涉及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周邊違法案件得以嚴肅查處,一些地區安全管理責任不落實、不會辦案、不敢辦案等問題得到較好扭轉。

  與此同時,各地也積極探索新技術應用。“河北、上海、山東等地對重點文物開展衛星遙感執法監測;江蘇、浙江、山東利用‘互聯網+監管’實施文物違法信息監控;山西、內蒙古、遼寧、浙江、河南、陝西等地利用無人機開展文物巡查,其中內蒙古103個旗縣實現了無人機巡查全覆蓋。”陳培軍透露,這些執法督察方式創新,不僅能精準鎖定違法線索,還有效促進行政處罰和整改措施落實,大大提升執法督察的效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