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0日電/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導,如何有效監測害蟲遷飛路徑,並提前做好防範預警,是我國農業持續探索和研究的一項課題。這個寒假,在山東東營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北京理工大學“蟲口奪糧”社會實踐團利用專業知識,開展昆蟲雷達實時監測害蟲系列實驗,為智慧農業和美麗鄉村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正在對遷飛害蟲進行監測實驗的這群年輕人,就是北京理工大學“蟲口奪糧”實踐團。針對遷飛蟲害常年頻發突發,威脅我國糧食安全的現狀,從2021年開始,團隊成員前往多地農村走訪調研,開展雷達害蟲遷飛監測的研究。
讓大家興奮的是,這個寒假在山東東營的實驗取得了新進展,他們監測得出的遷飛害蟲振翅頻率、體重、體長等數據,與實際數據誤差下降明顯,而且遠超國際標準。
北京理工大學副教授 李衛東:我們的儀器能進行昆蟲的種類辨識,還有精確的軌跡的測量,國際上的指標可能就是40%的誤差,我們能達到百分之十幾的一個指標。
據介紹,依托雷達設備,如今人們已經能夠監測到遷飛害蟲的軌跡等參數,但如何辨別遷飛害蟲的種類,還需要進一步增強監測的精度。為了突破這一難題,實踐團集思廣益,創新性地採用了“雙無人機吊飛+雷達觀測”的方式。
北京理工大學博士研究生 姜琦:把這個昆蟲固定在一根很長的細線上面,用兩架無人機懸吊這只昆蟲,平飛到它典型的遷飛高度上,然後再用雷達對著這只昆蟲進行觀測。
團隊通過比對雷達對昆蟲的測量值與地面測量的昆蟲的體長體重等實際數據,從而提升昆蟲的生物學測量參數精度。實現對單個蟲子高精度跟蹤、測量與識別。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付兆昌:就可以提前發現識別遷飛性害蟲,通過不同的波段不同的光線,把害蟲誘捕下來,可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
兩年來,實踐團已經上百次前往我國各大糧食主產區,在田間地頭進行蟲情監測實踐,瞭解農村真實需求,學以致用。
北京理工大學博士研究生 姜琦:提升了自己的專業技能,更加堅定了繼續從事雷達昆蟲學研究的信念,為國家的糧食安全貢獻自己的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