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14日電/據大公網報導,愛麗絲劇場實驗室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托基金捐助,於2019至2022年策劃並推行“賽馬會中國詩人別傳教育劇場計劃”,配合教育劇場等的方法和理念,針對高小及初中學生,由唐朝、近代,到香港詩人,分階段推動學生欣賞及創作詩詞,讓學生從“戲中學”,認識中國古代詩人,從而提升語文水平、創意思維及品德情操。香港浸會大學浸大人文及創作系副教授唐睿博士獲邀出任計劃的首席研究員,負責研究計劃成效,亦為劇團提供文學及語文知識的支援。他指出,現時家長為子女投入許多資源在英文科,對中文科並不看重,該計劃有利於“改變”同學及家長對中文學習的誤解和印象,幫助同學瞭解優秀傳統文化、文學作品的價值,推動國民教育,使其對社區、香港產生歸屬感。
學生:感受到歷史的有趣
計劃施行三年間,共舉辦了165次教育劇場,有64間小學及13間中學合共超過6,600名學生參與。約90%於2022年參與的學生認為,活動可以幫助他們理解詩歌內容,83%的學生對學習和欣賞中國詩歌更有信心。許多同學都表示十分喜歡大家一起學習、創作詩歌的形式,可以充分感受到歷史的有趣。
來自愛麗絲劇場實驗室的總監陳恒輝、陳瑞如介紹,小學組教育劇場為古詩續寫活動《妙虛傳》,以唐代為背景,認識唐代詩人、歷史等,續寫古詩。中學組的教育劇場則是新詩創作活動《夜空》,主要通過調查“命案”創作新詩,學習現代詩的特色等。教育劇場主要分為前置教學、藝團造訪和後置教學三部分活動循序漸進,首先帶領學生學習詩人的相關知識,再由藝團演教員帶領學生在劇場中互動、深化理解,最後銜接所學,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和表達。另外,亦有教師培訓工作坊,教老師如何使用戲劇教育策略,參加培訓的教師均希望可以利用技巧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活動延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