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4日電/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記者發稿,已有近30家A股上市公司修正過預報的2022年業績,其中有十餘家上市公司在修正業績後,出現業績“變臉”情況。而“變臉”原因不一,包括重大訴訟、經營突發變故、計提大額減值等,還有公司修正業績是因為此前業績預告不符合規定或出現“烏龍”事件。業內專家建議,針對上市公司業績預告“變臉”等不準確行為,應加強監管,並進行相應處置。
2月10日晚間,ST中捷發布2022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公告顯示,在修正後,ST中捷預計2022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將出現虧損,預計虧損4億元至4.2億元,同比減少18.81%至22.68%。而公司今年1月披露的業績預告中,預計2022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區間為盈利450萬元至670萬元,公司業績出現腰斬。
ST中捷並非首例。去年12月2日,“果鏈”公司歌爾股份發布2022業績修正公告顯示,經修正後,公司預計2022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區間由去年10月份預計的盈利406096.79萬元至470217.33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至10%)變為盈利170988.12萬元至213735.15萬元(同比下降50%至60%)。公司前後預告淨利潤變化幅度-63.64%至-47.37%,業績由預盈變為預減。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目前,A股市場已有近30家公司修正了此前預報的業績,其中,包括上述的ST中捷、歌爾股份在內,共有十餘家上市公司出現業績預告“變臉”情況。在這些修正2022年業績預告的公司中,僅有少數如奧普光電等幾家公司上調業績預期,絕大多數均是對業績預期進行了下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