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有文化的直播”以知識化人
http://www.CRNTT.com   2023-02-16 15:49:49


 
   在傳承非遺特色、打造文博亮點的創新上,蘇州博物館也在直播形式上大膽突破。主題仍是“博物館雲春游”,但請到了權威專家擔任直播間主播,並重新編排了直播內容:為觀眾解讀蘇州博物館建館歷程,文物的典故逸趣,同時還邀請了“蘇綉”“緙絲”兩大非遺技藝匠人,現場展示絕活。直播間還增強了互動,設置了“文人雅集”的環節,通過花、射、茶、詩、謎、香等傳統“六藝”項目,讓觀眾在“雲上”游於藝,跟隨古代文人春游賞玩,接近和體會傳統文化浸潤之美。

   作為觀賞性極強的非遺項目,佛山桂城的叠滘彎道龍船賽事的網上直播,人氣很高。每逢端午節,桂城叠滘的東勝村、茶基村、聖堂村、潭頭村等數十只龍舟隊會在狹窄的河道上彎道競速,上演“水上漂移”。作為全國唯一的彎道競速民間體育項目,叠滘龍船的最大特點是龍船要急速過彎,避開石磡,還要擺尾漂移,轉身掉頭,最終“賽龍奪錦”。2022年的端午節直播,只見各隊旌旗招展,擊鼓為令,劃手們齊心協力,壯碩的雙臂攪動水流,過彎時的靈活,擊流處的速度,都彰顯著力與美、節奏與速度的碰撞交融。直播裡圍觀的鄉裡鄉親人聲如潮,為這“煲龍船”的傳統呐喊助威;賽後的“龍船飯”,推杯換盞、呼朋喚友;“茶基十番”的“飛鈸”表演,更是桂城民俗風情“活”樣“活”態的呈現。網友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的,不僅是競技的激情,還有這一方水土的活力與風情;不僅是非遺的傳承體驗、鄰里鄉情美好情愫的滿溢,更是嶺南文化中“醒獅”“龍舟”的搏擊精神。通過屏幕直播,人們突破時空,重新感知非遺的活態與生機。非遺不再祗有在線下或“鄉下”才能尋見的新鮮事,而是通過網絡直播重返年輕人的視野,並塑造著新的審美風尚的日常。

   非遺的傳承與保護,不僅是單純的手藝學活、師徒傳續,更是歷史文化基因和鄉村文化脈搏的保護傳承問題。以往非遺傳承相對固態、靜止,多以“博物館”式的媒介考古為主。而當前的文化直播,講求活態傳承,也就是廣泛吸收包括傳承人、大眾、平台在內的多元主體,參與到非遺的傳播中來,豐富傳承人實現價值的渠道,調動大眾參與非遺的熱情;用為直播注入文化內蘊的方式,釋放非遺傳播的效能,讓非遺真正地“火起來”“活起來”。

   直播推崇“內容為王”,祗有優質內容才能持續不斷地吸引觀眾。曾經的“博眼球”“打賞”直播間是初級的網紅經濟時代的風潮,但是同質化的生產方式、審美上的膚淺表現,難以再實現同款內容形態的升級換代,慢慢會淡出觀眾視線。而“有文化的直播”,於個體心靈是精神滋養,於大眾審美是知識化人、文化養心。當直播生態越來越多地被賦予文化內容和文化訴求時,背後的驅動就不再是商業的喧囂,而是社會風尚的和煦。當觀眾越來越熱愛、歡迎“有文化的直播”時,這不是又一次“文化熱”,而是靜下來,從眾聲喧嘩到理性與溫度的回歸。(作者:劉亭,系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副教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