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1日電/網評:打通堵點難點拓寬就業渠道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韓晶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要通過穩企業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多渠道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積極創新農民工群體就業渠道,多措並舉保障求職者合法權益。
最近,人社部等11部門組織的“2023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專項服務活動,預計能在一季度為勞動者提供3000萬個就業崗位。今年就業市場實現了開門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一頭連著萬家燈火,一頭連著宏觀經濟,是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意義重大。
要穩就業,穩企業是關鍵一環。民營企業是吸納就業的“蓄水池”和“穩定器”,民間投資在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同時也能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繼續優化民間投資的營商環境,大力破解民間投資過程中的體制機制障礙很有必要,應讓民間投資在更大舞台上平穩前行。要引導銀行加大對民營企業信貸支持,合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創新風險評估方式,提高貸款審批效率,鼓勵民營企業開拓新市場、開發新產品、創造新就業,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在吸納就業方面的主渠道作用。應推動創新創業政策資源進一步向民營企業傾斜,對穩定提供新增就業崗位的民營企業,給予社保補貼、稅費減免、就業補貼、擴崗補助、項目拉動等政策支持,鼓勵企業吸納更多就業,形成促就業發展的長效機制。
穩就業,還需要持續關注重點群體的就業需求。重點群體面廣量大,穩住了重點群體也就穩住了就業大局。
多渠道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2023年高校畢業生預計將達到1158萬人的歷史新高,促進就業任務更重。要持續拓寬市場化就業渠道,穩定公共崗位規模,推動用人單位與高校開展精準供需對接、建立穩定合作關係。對於就業困難的高校畢業生,離校前應向其發放求職創業補貼,離校後對未就業畢業生優先提供就業服務,做好就業引導。還要引導高校畢業生關注新職業,鼓勵大學生創業,不斷壯大市場主體。從長期來看,推動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應優化高校學科專業結構,主動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及時調整專業設置,強化學生專業能力與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並舉,降低高校畢業生就業結構性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