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6日電/據澎湃新聞報導,2月25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的2022年度中醫藥十大學術進展發布會在京召開。發布會上,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陳俊峰宣布了2022年度中醫藥十大學術進展。
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創新部部長劉興平在發布會上指出,中醫藥學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傳統科學,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積極推進中醫藥科研和創新,推動傳統中醫藥和現代科學結合,對於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推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在會上表示,2022年度中醫藥十大學術進展主要呈現出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突出以臨床問題為導向的評價機制。“黃葵膠囊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獲得高質量證據”等,均是中醫藥通過規範的隨機對照研究證實療效,解決具體臨床問題的典範;二是注重學術研究支撐行業發展。“學術研究助力‘三結合’中藥註冊審評證據體系構建”等,突出學術進展支撐行業發展,解決行業面臨的瓶頸問題,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三是重視新技術新方法在中醫藥中的應用。“單細胞組學、靶點‘鈎釣’等新技術助力中藥功效科學內涵闡釋”等,都是新技術新方法在中醫藥研究領域的應用並取得良好成效。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對“中法國際合作臨床研究——黃葵膠囊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獲得高質量證據”、“中醫藥治療克羅恩病等慢性難治性疾病獲得新證據”等進行了學術點評,闡明了各項進展對引領中醫藥學術發展和推動行業進步的價值及意義,認為每年度的學術進展是中醫藥學術研究的“指南針”和“風向標”。
2022年度中醫藥十大學術進展:
一、金花清感顆粒、疏風解毒膠囊、荊銀固表方等中醫藥治療新冠病毒感染臨床研究取得新進展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劉清泉教授團隊聯合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等團隊,在巴基斯坦開展了金花清感顆粒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的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研究,證實金花清感顆粒治療新冠病毒感染可顯著提高臨床有效率,降低轉重風險,縮短單項症狀緩解時間。研究論文2022年發表於Frontiers in Medicine。
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楊文明教授團隊牽頭開展疏風解毒膠囊治療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臨床研究,證實疏風解毒膠囊能顯著改善奧密克戎感染的臨床症狀,有效縮短症狀持續時間,降低轉重率,提高治愈率,縮短核酸轉陰時間。研究論文2022年發表於BioSci. Trends。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高月求教授團隊開展荊銀固表方改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輕症患者的隨機雙盲對照試驗,證實荊銀固表方可提高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輕症患者的核酸轉陰率,縮短核酸轉陰時間及住院時間。研究論文2022年發表於Int. J. Biol. Sci。
二、中法國際合作臨床研究——黃葵膠囊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獲得高質量證據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江蘇省中醫院)孫偉教授團隊聯合法國巴黎公立醫院集團比提耶-薩勒伯特醫院伊莎貝拉團隊共同開展“黃葵膠囊治療糖尿病腎病 (DKD)蛋白尿的多中心、雙盲雙模擬、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對於 DKD 患者 ACR 的療效,黃葵膠囊與厄貝沙坦作用相當且更具優勢,兩者聯合用藥療效更加顯著,為DKD蛋白尿患者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方案。研究論文2022年發表於Diabetes Care。
據悉,黃葵膠囊是蘇中藥業根據臨床應用二十多年的院內制劑基礎上研發的,具有清利濕熱,解毒消毒的功效,可有效治療慢性腎臟疾病等,自上市以來,先後開展多項高質量的循證研究,研究結果發表在《AJKD》等各類高影響因子期刊。
三、循證方法支撐針灸臨床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中國中醫藥循證醫學中心、北京中醫藥大學循證醫學中心、廣州中醫藥大學等國內研究團隊,聯合加拿大、瑞士、美國等9個國家48家單位的109位國內外中西醫臨床專家、循證醫學專家、流行病與統計學專家、臨床指南專家、衛生經濟學和衛生政策專家共同參與,對目前針灸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系統評價、臨床實踐指南及衛生經濟學研究的現狀和質量進行評價,並提出方法學建議,形成專家共識。系列研究論文2022年以專輯形式發表於Br. Med. J.。
北京中醫藥大學劉存志教授團隊、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醫院徐世芬教授團隊、成都中醫藥大學李瑛教授和鄭輝教授團隊分別開展針刺促進術後胃腸功能恢復、電針治療抑鬱症失眠、針刺治療慢性緊張型頭痛臨床研究,獲得高質量臨床證據。相關研究論文2022年分別發表於EClinicalMedicine, JAMA Surg., JAMA Network Open, Neurology。
四、中醫藥治療克羅恩病等慢性難治性疾病獲得新證據
上海中醫藥大學吳煥淦教授和季光教授團隊組織開展針灸、經方臨床研究,證實針灸對藥物不響應的輕中度活動性克羅恩病患者安全有效;證實低劑量苓桂術甘湯可顯著改善肥胖型脂肪肝脾陽虛證患者的HOMA-IR並發現其藥效物質基礎;證實穴位埋線療法減輕肥胖患者體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關研究論文2022年發表於EClinicalMedicine, Front. Med., Front. Endocrin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