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8日電/據澎湃新聞報道,3月6日,全國政協委員、上海證券交易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蔡建春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其在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帶來了三項提案,涉及打擊資本市場財務舞弊、推動央企更好利用資本市場做強做優做大、推動指數基金納入個人養老金配置範圍。
在《關於央企更好利用資本市場做強做優做大的提案》中,蔡建春表示,做強做優做大以央企為代表的國有企業,對於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目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總資產占A股全市場近6成,營業收入占比超5成,淨利潤占比近6成,是A股市場重要的壓艙石和穩定器,也體現了其作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的地位。”蔡建春指出,近年來,國企、央企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總體經營穩健、資產質量較好、發展較快。
以滬市為例,蔡建春指出,2021年,滬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收26.06萬億元、淨利潤2.52萬億元,最新市值合計超24萬億元,近10年累計分紅5.5萬億元,是國民經濟當之無愧的壓艙石和穩定器。尤其是近3年,受益於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滬市央企的經營質效邁上新台階,國有經濟戰略支撑作用得以更加充分的發揮。
“3年來,滬市央企收入、淨利潤的年均複合增速中位值分別達到9.33%和8.23%。中國建材、中航工業等一大批央企集團的下屬上市平台推出重組或分拆方案超40家次、交易金額2700餘億元;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海油等34家優質央企在滬市上市,募集資金合計近2600億元。”蔡建春表示。
不過,蔡建春同時指出,相關上市公司的市場表現不理想,央企估值水平整體偏低。與5年前相比,國有上市公司利潤增長70%,但市值僅增長10%;市淨率為0.86倍,下降30%,明顯低於全市場1.6倍的平均水平。“整體估值水平沒有很好反映近年來央企總體經營穩健、資產質量較好、發展較快等特點,不僅制約了央企利用資本市場的能力和空間,也不利於資本市場的自身建設和高質量發展。”<nextpage>
因此,為更好發揮央企在穩定宏觀經濟大局、落實科技創新發展戰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蔡建春建議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等央企主管部委協同中國證監會,共同推動央企用好資本市場的融資優勢和資產配置功能,不斷做強做優做大。
具體而言,蔡建春建議在4個方面重點推進:一是進一步加強央企在科技創新領域的龍頭牽引作用,更好地利用資本市場以及科創板功能,助力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二是鼓勵央企充分運用資本市場工具,特別是公募REITs、科創債等資本市場新產品,盤活存量,提升央企核心競爭力。三是促進央企估值水平合理回歸,推動央企上市公司質量提高、價值挖掘和提升。四是利用資本市場工具,推動央企專業化、產業化戰略性重組整合,充分發揮產業鏈龍頭地位的央企上市公司作用,優化產業布局,改善產業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