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至深夜,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實驗室仍是燈火通明。王欣然教授帶領團隊正在研究一種新型二維半導體材料。今年初,經過數年攻堅,他們成功解決了二維半導體應用於集成電路器件的關鍵瓶頸之一。“努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實現自主可控,是我們所有科研人員的奮鬥目標。希望能夠通過自己和團隊的努力,為我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占領制高點、掌握主動權貢獻智慧。”王欣然說。
“南京大學啟動實施‘匯智’計劃,打破人才流動的剛性制約,柔性引進尖端人才和優秀學者,鼓勵支持科研團隊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完善健全激勵機制,為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發揮所長創造良好環境。”南京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楊忠說。目前,南京大學16個學科入選新一輪“雙一流”建設,現有學科領軍人才400人,青年高層次人才超400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數量達500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立項數量達29項。
“檢測到中子信號,探測效率大於千分之二,驗證實驗取得成功!”一陣歡呼聲,從蘭州大學高遠樓中子實驗樓內傳出。該實驗由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姚澤恩教授團隊承擔。“目前,緊凑型D—D中子發生器所有技術參數達到和超過了預期設計指標,總體技術水平國內領先,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姚澤恩說,該發生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填補了國內在該領域的空白。
成績的取得,與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密不可分。“團隊培養的研究生畢業後均就職於國內中子物理、中子應用技術相關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事業單位,有的已成長為技術骨幹或領軍人才。”姚澤恩說。
對於昆明理工大學的人才培養機制,該校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教授李孔齋感觸頗深,“學校、學院不斷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導師也會針對學生特點一對一交流,解決學生科研和生活困難。如今,我繼續‘傳幫帶’,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將這種好傳統傳承下去。”
錨定戰略目標,勇攀科技高峰。廣大幹部群眾表示,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實現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