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0日電/探索建立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是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資本市場的重要任務。證監會日前召開的2023年系統工作會議指出,逐步完善適應不同類型企業的估值定價邏輯和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更好發揮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
經濟日報發表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陳運森文章表示,構建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有助於促進市場資源配置功能更好發揮,引導投資者的估值與投資判斷。從企業的角度來看,企業的價值固然與投資者的選擇息息相關,但更在於企業本身。IPO全面註冊制的推行,對於企業科技性、業務模式新穎性和自身成長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基於此,構建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有助於促使企業練好自身內功、提高核心競爭力,實現實體經濟質量的持續優化。這一體系的建立過程中,應深刻把握我國自身的產業發展特徵、體制機制特色和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等因素,結合覆蓋各行業大類、大中小公司共同發展的上市公司結構,同時考慮我國的經濟體制、發展任務和發展路徑,系統推動提升估值定價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文章指出,中國特色估值體系關注的重點是企業質量。企業要提高數字化經營能力,實現智能化生產和管理,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效率。同時,還應注重環保,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提高社會責任感和形象。此外,要不斷加強企業的技術研發,實現關鍵技術領域的自主創新和自主可控,提高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和話語權。對國有企業而言,更要通過改革來促進估值重塑。通過同業競爭資產整合及拆分上市等方式聚焦主業,實現國有資本更有效的資源配置以及價值重塑。
應培養投資者價值投資的能力。改進估值模型和策略,結合我國的產業、行業和企業特點綜合定價,重塑估值體系。對於財務估值因素來說,要強化分紅因子的權重。上市公司通過現金分紅等方式向股東分配利潤,是中小投資者分享經濟增長成果的重要途徑,也是吸引中長期投資力量入市的重要方式。提高分紅因子的權重,有助於培育資本市場的長期投資理念。對於非財務估值因素來說,估值要突出企業的協調可持續等因素,促其發揮社會價值。還要重視政策對企業基本面的影響,以此綜合定價企業價值並重塑估值模型。
監管機構也應密切關注估值風險。目前,A股市場存在著多種短期估值溢價問題,包括概念溢價和殼溢價等。這些現象會損害投資者的長期利益,還會加劇市場的不穩定性,損害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可預期性。監管機構要採取證監會行政監管、交易所一線監管、投服中心持股行權等組合措施,預防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監管機構應強化對信息披露的監管力度,確保投資者估值所需信息的全面、真實和準確,以規範資本市場參與者行為,保障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構建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