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6日電/就業是民生之本。從今年前兩個月的情況來看,中國就業形勢總體平穩,各地招聘市場景氣回暖。同時也要看到,今年高校畢業生將達到1158萬人,招工難和就業難並存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緩解結構性矛盾,積極推動實現青年高質量充分就業,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
環球時報發表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文章表示,高質量充分就業需要從就業數量、結構和質量三方面進行觀察和思考。自2012年起,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開始下降,由人口變化導致的勞動力供給下降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總量壓力。而且,如果依據國際勞工組織(ILO)工作搜尋期為4周而非12周的定義,中國當前的失業率是被高估了的。相比之下,我們需要更加關注就業質量和結構。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明確強調“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有賴於增加工作機會和提高勞動者收入,並擴大社會保險的覆蓋面以及增加工作的穩定性等。結構性矛盾一直是困擾中國就業市場的突出問題,其主要表現為就業難和招工難並存。伴隨經濟結構調整,產品市場和資本市場導致的勞動力需求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而供給端的變化則相對緩慢。人才培養機構對外部的反應不夠及時,辦學方向、專業設置、課程內容、技能習得等調整和改革相對滯後,職業供求之間差距進一步拉大。目前,就業市場上存在著三方面不匹配:一是教育不匹配。不少崗位並非需要高學歷人才。二是知識不匹配。產業結構變化和數字經濟發展迅速,求職者所學知識並非相應職業所需知識。三是技能不匹配。在服務業化和數字化占比越來越大的今天,獲得高績效的人員除了必須具備閱讀、寫作、計算、聽、說、計算機應用等“硬技能”之外,溝通、交流、分析、組織、團隊協作、創新、責任心、成就動機、服務意識、自信力、承受壓力、全局意識、職業道德等“軟技能”重要性日益上升。受“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觀念影響,大學生不願進工廠和不樂意做服務類性質工作使得結構性矛盾進一步突出。為緩解就業市場的結構性矛盾,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我們需要多措並舉。
文章提出,首先,要改善人才培養結構,提升勞動者的就業能力。目前相當多高校培養的畢業生偏重理論與概念,由知識傳授到能力導向的教育改革是關鍵。的確,大學生就業難與擴招有一定關係,但調查也顯示,這更多是個體的就業能力和就業觀念所導致的。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人的一生越來越不可能只做一種職業,無邊界職業成為一種發展趨勢。橫向看,有些專業劃分過細,難以及時對外界變化作出調整。縱向看,人才培養的區分度不夠,本科、碩士和博士需要具有明確的區分度。有的專業甚至可以考慮不設本科,比如,美國的醫學院、法學院等就不招本科生。
15年前,曾在意大利都靈大學管理學院旁聽過一節營銷課。當時的摩托羅拉有一款傻瓜手機,課堂上的5名學生輪流在課堂上展示對這款手機的營銷方案,老師當場點評。而老師則是摩托羅拉都靈地區的銷售總監。之前國內曾有過“文科無用論”的聲音,其實不是文科無用,而是相應的教育需要改革和完善。高校應建立各個專業的知識地圖與能力清單,開展需求分析,研究培養標準和職業發展規律,科學構建素質模型。無論學生最後的去向是就業還是升學,學校都應從工作崗位需求出發,明確知識和能力要求,並由此實現因材施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