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中國居民消費提質升級態勢明顯,呈現出結構化、多樣性、品質化等新特徵。 |
中評社北京3月24日電/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建立和完善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制,使居民有穩定收入能消費、沒有後顧之憂敢消費、消費環境優獲得感強願消費。”消費是社會再生產動態循環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暢通經濟循環、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著力擴大國內需求,需要建立和完善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制,加強各項舉措的系統集成、協同高效,讓居民能消費、敢消費、願消費。
人民日報發表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石明明文章稱,從消費在國民經濟內循環中的作用機理看,消費是牽引總供給和總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動態平衡的重要環節。在社會再生產的循環往復中,商品通過流通過程源源不斷傳遞到最終消費者,滿足消費者需求,同時消費者的偏好結構、消費傾向、需求波動等信號也會逆向傳導到生產領域,引導生產和流通變革,推動新產品新模式不斷湧現,帶動產業結構持續升級。從消費鏈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作用機理看,產品或服務的成本會隨著技術工藝的標準化、模塊化發展而降低,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並以出口、對外投資等方式進入國際循環;龐大的國內消費市場也會吸引更多國外商品和服務,吸納和集聚更多國際企業和研發創新人才,提高國內市場資源配置的效率和國內企業、產業的全球競爭力。近年來,中國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逐步提升,有力促進了經濟循環暢通和新發展格局構建。同時,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中國消費增長潛力在過去一段時間受到抑制,亟須建立和完善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制,形成消費可持續增長的動力機制,更好發揮消費對經濟循環的牽引帶動作用。
文章提出,穩定消費預期。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穩定居民消費預期,重點在於穩定居民收入預期。就業是民生之本,是居民收入的主要來源。穩定消費預期,首先要落實好就業優先政策,加強對困難企業的穩崗紓困幫扶,積極拓展新的就業空間,更好發揮技能培訓在穩崗位促就業方面的作用,夯實居民收入增長的基礎。同時,進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探索增加中低收入群體要素收入,加快形成以中等收入群體為主體的橄欖型分配格局。
促進消費持續恢復。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恢復和擴大消費,要鞏固好傳統消費,鼓勵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發展新興消費,加快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滿足消費者全方位、多層次、多時點、及時性的消費需求;著力提升城市消費,加快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積極擴大鄉村消費,加快健全縣域商業體系,重點抓好農產品上行和供應鏈下沉、物流配送下沉、商品服務下沉,激活農村消費市場。
推動消費提質升級。近年來,中國居民消費提質升級態勢明顯,呈現出結構化、多樣性、品質化等新特徵。建立和完善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制,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方向,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提升、優化商品和服務供給的質量和結構,以高質量供給適應、引領、創造新需求。同時,加快新型消費基礎設施建設,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和居民消費升級需求,推動5G網絡、物聯網等覆蓋核心商圈、產業園區、交通樞紐,加快農村商貿流通數字化升級,不斷改善消費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