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技術、法律攜手,治理“按鍵”傷人
http://www.CRNTT.com   2023-03-31 18:39:34


 
  “人工智能技術對於遏制網暴的最大作用,在於其強大的自然語言理解能力。”閆懷志指出。針對評論、彈幕等典型的非結構化語言數據,人工智能可以利用情緒解析、文本觀點提取、詞法分析、文本相似度識別等技術,實現對網暴的全量、多維度、快速分析,並進一步在此基礎上,弄清楚相關受眾在看待相關話題時的想法、情緒與核心觀點,從而阻斷網暴傳播鏈的環節,最大限度地降低網暴帶來的負面影響和危害。

  “必須指出的是,人工智能識別技術不能完全代替人工識別,應該把二者結合起來,發揮各自的優勢,確保網絡暴力行為的認定準確可靠。”閆懷志說。如果僅僅依靠人工智能識別技術,可能會因為其機械性、固定性等缺陷,造成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認定錯誤,陷入過猶不及的境地。

  雙管齊下治理網絡暴力

  有效制止網絡暴力行為,除了技術手段,還需要法律的參與。

  網絡平台可普及評論智能過濾、評論或私信動態關閉、識別屏蔽惡意用戶等功能,有效遏制網絡暴力問題。同時,還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識別技術,在對評論進行大數據模型匹配和校驗後,向違規發言者做出言論提醒,及時制止網絡暴力行為。

  記者瞭解到,針對網暴治理,國內多個網絡平台正在展開行動。

  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有關人士向記者介紹,他們上線了私信防範網暴的功能,可以便利地使用一鍵舉報網絡暴力行為、關閉消息功能,以減少網絡暴力內容對用戶造成的負面影響。該公司還積極引導用戶發布正向內容,對存在潛在網絡暴力內容的信息做出提示,引導發布者進行善意的表達,助力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

  “網絡暴力行為實施者依其行為的惡劣程度,可能要承擔民事、行政和刑事責任。”陳磊指出。根據我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網絡暴力實施者造成他人損害的,應承擔侵權責任;如果其行為較為惡劣或者情節較為嚴重,則需要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如果其以肉體暴力或者其他極端方法進行網絡暴力,情節特別嚴重的,就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陳磊進一步指出,任何個人和組織使用網絡都應當遵守憲法法律,遵循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不得利用網絡從事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等活動。整治網絡暴力等網絡不良行為亂象,需要行政監管、互聯網平台、網民等多方主體共同參與。我們應該合力淨化網絡生態,營造積極健康、清朗有序的網絡環境。(來源:科技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