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援突尼斯醫療隊西迪布宰德分隊所在的駐地醫院,彭夕華是唯一的麻醉師。她一人得幹至少三個人的工作,每周工作時長超過72小時,在骨科、手術室和婦產科三個科室手術區來回奔走。最忙時,她一個上午接到37個有關手術的電話。
三門峽市中心醫院醫生仵民憲是河南省援非時間最長的醫療隊員。從2001年起,他先後奔赴厄立特裡亞、贊比亞、埃塞俄比亞援外,十多次感染瘧疾。“醫者沒有國界,在哪裡都是救死扶傷,在缺醫少藥的地方發揮我的專長,我覺得很有價值。”仵民憲說。
傳承:責任、情懷和熱愛
60年間,一代又一代中國援外醫療隊員前赴後繼,父子接力、夫妻共進、姐妹攜手……將汗水揮灑在非洲大地上,有些隊員甚至獻出自己的生命。
“喝過尼羅河水的人還會回來的。”西安市紅會醫院超聲一室主任武翊綸3次參加援蘇丹醫療隊,在那裡工作6年。武翊綸和他的姑父、姐姐和姐夫,4人共11次、累計21年“接力”援外。武翊綸說:“參加援外醫療隊,既是我們醫療世家的傳承,也是我自己的使命和義務。”
1980年,沈阿利出生時,祖父沈冬升正在阿爾及利亞進行醫療援助。為紀念、延續與阿爾及利亞的這段情緣,沈冬升給三個孫子分別取名“阿利” “小利”和“幼利”。2015年2月,沈阿利加入湖北省第24批援阿醫療隊,追隨祖父的足跡奔赴阿爾及利亞。
今年55歲的褚海林曾於2008年、2012年兩次參加援助納米比亞醫療隊,2018年他再次主動請纓,作為第12批醫療隊隊長重返納米比亞,妻子蔡小英也作為醫療隊護士再次跟他走進非洲。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又來非洲,我想這是一種情懷,是對國家的責任,是對非洲的熱愛,完全發自內心。如果下次還讓我再來非洲,我還會來。”褚海林說。 |